从领域一般性到领域特殊性:教学活动的转向
本文选题:领域一般性 + 领域特殊性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23期
【摘要】:教学活动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从领域一般性到领域特殊性的转向。具体表现为:在理论研究层面,由探究普适性的教学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学意义;在中观层面,由关注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转向关注分学科的教学设计;在实践应用层面,由关注一般教学法转向关注学科教学法。针对这一转向,需要舍弃非此即彼的单一线性思维方式,在强调领域特殊性取向的同时兼顾领域一般性。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re is a turn from domain generality to domain particularity. It is shown as follows: at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from exploring the universal teaching rules to seek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eaning; at the middle level,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design to paying attention to sub-disciplinary teaching design; a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level,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general teaching method t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teaching method. In view of this turn, it is necessary to abandon the single linear thinking mode of either or, and to emphasize the special sexual orientation of the field while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generality of the field.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安伟;浅析教学活动中的力[J];保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李庆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朱小蔓;情感与教学活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4 张虹;;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J];幼儿教育;2010年Z1期
5 陈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什么关系——兼与吴康宁先生商榷[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I an Lee;王艳莉;;用五步法考察教学活动[J];现代教学;2007年Z1期
7 苏静;教学活动中的关系重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肖洲;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4期
9 卢东华;;教学活动E化及其主要面向[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8期
10 洪舜仁;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J];殷都学刊;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红;;试论教师形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王彩霞;刘炳凤;任玉江;;目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张国锐;;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4 刘斌;朱建农;;会计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莫春柳;;CAI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董介人;;泮宫不是古代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高海明;梁春秀;;浅谈商品货币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扭曲和结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施智华;;学习—实践—感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小平 练兴凤;等待,课堂将洞开一片美丽的天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版编辑邋茅卫东 韦实;在法定的时间内从事教学活动[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在对话中找回曾失去的为师尊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李义广;新教学法初探[N];甘肃日报;2008年
5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教科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蔡明;生态课堂从关怀生命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杨_g;省城启动名师名校同步示范教学活动[N];山西日报;2007年
7 胡丽霞;我市受灾学生告别“帐篷学校”[N];天水日报;2008年
8 新华社记者 李薇薇 张景勇 常志鹏;一半中学生,鼻子上都有副沉重的“眼镜”[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李红萍;用营销观念指导教学活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卧松 译;澳大利亚:发现最优秀的语文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芳芳;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年
3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伟;教学利益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吉标;规范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细媛;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田;基于知能课程的“小论文写作”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牛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培养中小学生21世纪技能的教学活动支架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翼虹;美国当代中小学户外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琦;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栋;网络视频公开课与大学教学活动的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婕;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国曼;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席淑娟;电子双板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郑昕郁;教学主体观观照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圆;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知能课程实施的学生学习评价的宏观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1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06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