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让学生成为班级微环境的塑造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13:41
【摘要】:班级情境的核心问题是要将其优化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微环境,使每一位班级成员在这一情境中均能处于积极发展状态。让学生成为班级微环境的塑造者,就必须把学生看成是班级微环境中的一种积极发展资源;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实践机会;创设班级成员间在情境内的关联;引导学生形成对班级组织的情感承诺;培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班级文化等。只有这样,班级情境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教育变量。
[Abstract]:The core problem of class situation is to optimize it into a micro-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o that each member of the class can be in a positive state of development in this situation.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molders of class micro-environment, we must regard students as a kind of positive development resources in class micro-environment, give each student an independent practical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cre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members in the territory of emotion. To guide students to form emotional commitment to class organization and to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class culture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nly in this way, the class situation can become a positive educational variab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分类号】:G4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全;;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及生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屠兴勇;杨百寅;;组织自然状态中的窘境及其出路——一种基于知识的分析框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5期

3 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8年02期

4 常保国;;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东方专制主义”[J];政治学研究;2009年05期

5 张贤明;邵薪运;;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与政府责任[J];政治学研究;2010年06期

6 陈瑾;;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概念的五个维度[J];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林凯;;论儒学经典对大学生德性德行培养的实践价值[J];莆田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于淑云;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与校长培训[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孙道进;;从“自然人悖论”到“心理革命”——弗洛姆人学观的生态伦理学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年01期

10 刘冬岩;实践能力——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取向[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高兴;;设计中的“物质”辨析[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唐颖;;素质教育,重在实践——汽车专业高校发展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参与能力[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8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富裕;杜贵芳;;农村班级环境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2 蒋文斌;;营造创造型班级环境[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4期

3 张霞;;学生的班级环境现状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3期

4 张延芳;;“五爱”“五比”营造和谐竞争班级[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09期

5 黄卫明;姚琼;;不同班级环境中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差异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10期

6 张君;;营造和谐班级环境,提升班级文化品位[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0年07期

7 彭树鑫;;创建生态班级 优化育人环境[J];生活教育;2008年04期

8 刘玲玲;;班级环境的营造与管理[J];教书育人;2009年22期

9 庞海波;;中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10 张霞;吴巧静;;关于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班级环境的现状调查[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光荣;;班级环境:结构和测量[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黄卫明;姚琼;桑青松;;不同班级环境中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差异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水夏;郑锦标;;和谐班级建设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韦琴琴;;浅谈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张春妹;邹泓;向小平;;小学儿童的尊重行为培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水夏;郑锦标;;和谐班级建设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学校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任志洪;叶一舵;;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抑郁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农文仕;;优化班级管理之我见[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天朴 元坝区卫子镇小学;如何创建班级特色[N];广元日报;2011年

2 铁岭县新台子中学教师 张宇;我的地盘我做主[N];铁岭日报;2007年

3 英山县实验小学 黄泓;构建和谐校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N];黄冈日报;2006年

4 新民小学 付希红;让学生自己做决定[N];泸州日报;2009年

5 黄怡 (作者单位: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 农村中学班级建设策略[N];廊坊日报;2007年

6 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幼儿园 杨志敏;“我不去幼儿园”[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黄石十七中 邢延稳;孩子是班级的主人[N];黄石日报;2011年

8 徐剑英;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N];绍兴日报;2006年

9 蕲春县向桥中学 陈大鹏 吴秋云;加强环境建设 促进和谐班风[N];黄冈日报;2006年

10 彭薇;“老师,,您能蹲下来吗?”[N];解放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婵;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成分、测量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满晶;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特点及其对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斌;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心理社会发生机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雯;小学生家庭、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衣海霞;专科生班级环境与学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齐喜梅;中学生道德同一性、班级环境和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斌;童年晚期儿童班级环境、情绪适应和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惠;初中生抑郁情绪与班级环境、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兆娜;初中生班级环境、社会期望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静;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8 沈永江;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二学生班级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静;初中生的班级环境、成就目标定向对其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亚红;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33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33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