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5 12:41
【摘要】:本文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存在的两个难点:如何寻找服务对象并为他们提供服务以及如何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利于在社区内进行传播与共享,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接入服务设计和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设计两种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方案。作者还在学习支持服务的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目标定向原则、适应性原则、可达性原则和连接性原则共四种设计知识转移服务的关键原则。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the two difficulti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 how to find and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m, and how to make tacit knowledge explici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issemination and sharing of tacit knowledge in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design schem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ervice: access service design and tacit knowledge dominance servic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framework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four key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knowledge transfer service: goal orientation principle, adaptability principle, reachability principle and connectivity principl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分类号】:G434;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李鸿波;万希;;通过实践社团实现组织知识共享[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3 黄官伟;;实践社区的知识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6期

4 柯贤能;章鑫尧;;实现“软”知识管理的有效方式——实践社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5 王陆;张敏霞;杨卉;;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6 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9期

7 杨卉;;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设计——以同侪互助网络研修活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9期

8 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吕顺利;;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金本能;强晓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琳;;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王江涛;;职业学校教师知识分享及其分享方式探讨[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姜辉;;英语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9 胡玉华;赵景春;;试论继教中的“开放式临堂培训”模式——生物专业在实施“绿色耕耘”行动中的探索与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冯涌;;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三环”理论与化学教育期刊学习[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贺忠红;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刚;教育实习网络支持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苟健;H大学师范生“三习”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艳萍;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爱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育萍;发展:教师评价工作的支点——目前教师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邱微;张捷;;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4 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5 王陆;杨卉;;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教师专业学习与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6 王陆;张敏霞;;一种改进的基于教师凝聚子群的远程合作学习圈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冀津;徐志立;;知识地图——实现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0期

8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王建军;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9 应方淦;高志敏;;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成人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10 王觅;钟志贤;;论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增武;360度反馈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林;;实践社区: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理想平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12期

2 王陆;张敏霞;杨卉;;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3 李爽;;国际资讯[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4 ;第二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议及征文通知[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5 ;第二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会议及征文通知(2011年10月18-21日,成都)[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6 曹莉莉;;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钟海青;一种教育体制改革新模式——社区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8 钟丽楠;张海;王以宁;;教学革新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专业准备和有效连接——《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解读之四:教学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1期

9 王陆;张敏霞;;一种改进的基于教师凝聚子群的远程合作学习圈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0 保尔·莱斯塔;翁朱华;;电子学习时代的教师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艳梅;王娟;石文典;;大学生学习型实践社区发展与组织承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本文编号:2184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84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