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战术分析——以湖南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8 21:12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湖南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更是捷报频传。"将不在勇而在谋",深刻思索湖南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原因,关键因素之一是得力于"谋"——战术。择要认真分析湖南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所采用的战术:令出如山;自上而下;有效扩张;"充电""淘宝";上山下乡;借势起飞;四面突围;单项突进;校企合作;域外交流……既是一个个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鲜活典型,一例例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战役的精彩战术,更是一条条加速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
[Abstract]: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unan's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s transmitted by the press. "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s to be able to do well in the tactics of "Mou",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s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reasons for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unan's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tactics used in Hunan's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carefully analyzed: Lingoushan; top-down; effective expansion; "charging" Taobao ";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off; breaking out on all sides; single entry;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exchanges. It is not only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but also an example of brilliant tactics in the campaign of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s well as a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ccelerating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one by one.
【作者单位】: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史志研究所办公室;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O11AJK0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丁新;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1期

2 杨胜刚;;高校体制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湖湘论坛;2013年02期

3 林盾;李建生;;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悖论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代海芳;汤菊香;张志勇;;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6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周丽红;;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8 苏同福;樊素芳;袁超;周斌;宫长荣;;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芳;师范院校IT资源库建设的媒体素材分类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丽影;刘媛媛;李建英;;个性化服务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刘金广;;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熊娟;;教育信息化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董倩倩;;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罗蓓;;浅析职业学校车工实习教学方法[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10 荣芳倩;葛海燕;;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申昌安;运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丁新;探讨远程开放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十四届年会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2期

4 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路明兰;;教育公平与教育供给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洪梁;;国内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述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03期

7 江雪双;许晓东;;影响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27期

8 安宇;张鸿莹;邵长宝;;论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12期

10 刘州;;消除“信息孤岛”的高级阶段已来临[J];信息与电脑;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春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慧娟;;重大活动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郁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分析与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11期

3 王平南;粟之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11期

4 周黎源;;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与服务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1期

5 张爱梅;;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刘菊霞;;对两种类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7 张再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8 何琳;;网络环境下资源共建共享最优模式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6期

9 周力;;畅享“云”端 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10 顾肖慈;;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学校管理;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蓝玫珲;;我市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初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远征;徐晓东;;信息化时代青岛市科学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3 吴青;;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中小型图书馆的必然选择[A];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姚丹;;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3年

5 薛玲;;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A];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智库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社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6 湖北省科协课题组;曲颖;;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A];2010湖北省科协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珂;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发展报告首发[N];福建日报;2011年

2 记者 陈瑾;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惠及全域成都[N];成都日报;2013年

3 记者 郁鑫鹏 实习生 张志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立[N];江西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晓林;资源共建共享让读者受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记者 徐蕾;省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立[N];南昌日报;2009年

6 黄冈市图书馆 金鑫;论“武汉城市圈”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N];黄冈日报;2008年

7 ;2013亚洲图书馆馆长论坛昆明宣言[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记者 余传诗;全国60家图书馆实现讲座资源共享[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钟和;让馆藏资源流动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记者姜小玲;大力推进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N];解放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戴学琼;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D];湖南大学;2010年

2 哈丽琴;区域性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明守刚;面向区域基础教育的资源共建共享支撑平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婷;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潘琰;南昌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路径探讨[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0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90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d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