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新工党执政时期英国“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述评

发布时间:2018-08-23 13:50
【摘要】:新工党在前任政府基础上实质性地推动了"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其改革缘由主要有二:一是英国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二是来自国际经济竞争与国内社会矛盾的压力,需要14-19岁阶段的教育与培训做出回应。在此背景下,新工党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的战略行动计划,详细布置了具体的改革内容与实施举措。其主要贡献是:(1)将义务教育与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加以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英国中等教育结构的制度性缺陷。(2)从提高青少年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关键技能入手,将增强经济活力与建设公平社会两大目标巧妙地嫁接起来。此项改革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the New Labour Party has substantially promoted the "14-19 years old" education reform, the main reasons for its reform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n Britain; Second, the pressure fro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domest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need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14-19 years old to respon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New Labour Party government has successively issued a series of strategic action plans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14-19 years old", and laid out the concrete reform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in detail. Its main contribut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it makes up for the institutional defects of the British secondary education structure. (2) start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key skills of young people, the two goals of strengthening economic vitality and building a fair society are skillfully grafted. This reform experience is worth learning from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伟强;;英国微观经济战略框架下的教育发展战略布局[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2 李薇;;14-19岁青少年教育:21世纪初英国教育战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1期

3 刘祥英;柯森;;英国新14-19岁文凭体系的特点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运文强;吴燕;;英国社区教育初探[J];成人教育;2012年05期

2 吴燕;运文强;;浅谈英国的职业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5期

3 李敏谊;谢军;;英国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主要举措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段利云;;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09期

5 柳靖;;世博会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启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庞世俊;;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晟;胡冰;刘喜斌;;刍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构建[J];继续教育;2012年01期

8 张云华;江文涛;张丽;王鹏翔;李姿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杨洁;;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教训与经验[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10 唐智彬;石伟平;;国际比较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方鸿志;技术教育的历史与逻辑探析[D];东北大学;2009年

3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大学;2012年

5 廖晓衡;互动与联动: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茂龙;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豪杰;英国14-19岁青少年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左文静;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丽强;基于能本管理的中职学校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孙武钢;GF公司职业培训质量监控与保障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职全亮;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涛;“学徒制”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李明;黑龙江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余婵;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文华;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安体富,郭庆旺;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J];财贸经济;1998年11期

2 陈闯;;英国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历史脉络[J];中国青年科技;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军锋;劳动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收益递增——内生增长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姗姗;;教育改革之灯塔——《学会生存》之旨归[J];新教育;2010年12期

2 张忠富;培养创造力是职工教育改革的灵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4 滕健;;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教育改革(摘要)[J];教育探索;1985年02期

5 ;普通教育改革应分步进行[J];湖南教育;1985年03期

6 潘伯庚;;从整体着眼进行普通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浅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7 张大敏;巨大的变化——正在达拉斯进行的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8 杨玉庆;转变教育观念初探[J];教育探索;1987年04期

9 颜兴源;;温州经济格局与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05期

10 黎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严志亮;市政协召开委员约谈会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N];金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庆国;“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99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99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