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评价范式特征演变的向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4 13:23
【摘要】:通过对评价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不难发现评价范式分为两大阵营:实证主义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评价假设的客观主义认识论演变为建构主义认识论、价值观从极力规避到正面接受、评价方法论从"控制方法"演变为"解释方法"以及评价伦理渐受重视四个向度。
[Abstract]:By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theor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evaluation paradigm i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positivism paradigm and constructivism paradigm,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evolution of objectivism epistemology of evaluation hypothesis into constructivism epistemology. Th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has evolved from "control method" to "explan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ethics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JZD038)
【分类号】:G40-05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康宏;;从规范认识的视角反思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J];江苏高教;2011年06期

2 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J];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3 赖金良;人道价值的概念及其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4 张民选;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纵博;郝爱军;;侦查机关刑事诉讼行为的评价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乔欢;数字图书馆评价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年03期

3 张新鹤;;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初探[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年03期

4 展立新;;揭秘历史“隐得来希”,发轫现代大学理论——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历史观和大学观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武冬;;传统武术评价、整合和推广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刘慧珍;;高校治理的制度问题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02期

7 金诚;;遴选“核心期刊”的评价合理性探讨[J];编辑之友;2008年04期

8 朱爱敏;陈力丹;;论记者对新闻事实性质的判断——以《山东勾画“文化副都”》为例[J];今传媒;2008年11期

9 王珂;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关于科学性和科学化的哲学讨论[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10 秦旋;;论达尔豪斯的音乐批评观[J];北方音乐;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烨;;动态渐进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评估机制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向清;;关于构建双语词典批评理论体系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彭嘉;杨梅;王延蛟;张慧洁;解晨曦;;民族本科班生物化学教材的选用标准[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4 李浈;;关于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应用体系的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卓卓;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春敏;新旧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菁;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琳;论公共行政的价值向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乐;基于眼动实验的电脑主机面板设计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苏燕峰;农村初级中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培森;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系统化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楠;刘理;;论高校教学评估教育价值的含义及构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叶立周;;规范认识危机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读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3 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振国;;教育评价的十大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2 熊模英;试论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侯光文;试论教育评价元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4 欧本谷;论教育评价的本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沙培宁;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2002年04期

6 王晓柳;几种典型的教育评价模式简介[J];早期教育;2003年02期

7 张国礼;;实施发展性评价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困惑[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8 卢春霞;;教育评价观的发展变化[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5期

9 柳金虎,余敏;模糊数学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J];九江师专学报;1991年06期

10 汤服成;教育评价与数学教育评价原则[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蕾;;我国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探究与实践[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峰;辛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数学成绩的比较——倾向分数在大规模教育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陈燕红;;古为今用:陶行知教育评价思想初探[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侯光文;;关于教育评价元评价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齐梅;;考试与教育评价理论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陶岩;孙成起;;21世纪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孟庆茂;刘红云;;多层线性模型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测试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陈录生;;对教师素质评价的一些意见[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张积家;王惠萍;谢春平;;教师评分用语词义赋值特征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辉(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团结楼小学);运用教育评价激励学生进步[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2 贾永脉;临泽着力构建教育评价新机制[N];张掖日报;2010年

3 李 茂 编译;“21世纪技能”催生教育评价转型[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王文静;岂能只见“成绩”不见“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于京天(作者单位: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评价改革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孙晶晶;教育评价要彰显人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朱敏;学生的多元发展呼唤多元的评价[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临汾八中 冯丽娟;发展性教育评价扬起了学生自信的风帆[N];临汾日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何永振;对教育评价的不同评价[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曼;勿用“单一尺子”衡量学生[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庆;大规模学业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万作芳;谁是好学生[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岩;中外教师对学生评价模式差异的比较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旭;中小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曲勇;从教育评价的视角探析“后进生”现象[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家美;教育增值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蓉;云南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多元化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金添;国际文凭项目学生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叶鹏;灰色系统理论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庆;创造教育的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钱建芳;师生对话式教学及相关环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全民;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试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0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0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