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8-24 14:45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922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分为125分,最低分为31分,平均(61.7±11.3)分;不同性别、年级、学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主观幸福感得分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98,P0.01)。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性别、年级、学历不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922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The sco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and the sco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r =-0.498, P 0.01).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tud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郑州大学体育系;
【基金】:2014年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立项(编号:WJLX2014024)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2014年度卫生政策研究课题(编号:YWZY201485) 新乡医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43)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邢占军,王宪昭,焦丽萍,周天楠,张仁坤,于向阳,李永义,于利红,宁福海;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2 孔风;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潘庆忠;张爱芹;楚新艳;陈婕;;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以山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2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郑红渠;刘倚伶;张庆林;;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2期

4 吴宇驹;凌文辁;路红;吴伟炯;;DEELS真实情绪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訾非;杨智辉;张帆;田浩;王广新;吴建平;刘洋;方刚;项锦晶;方然;;中国10城市环境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莫传玉;;浅述民间宗教文化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特立学刊;2013年01期

7 李江雪;魏晓丽;李巍;刘伟;;城中村青年心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马惠霞;白学军;刘璐;Ken Greenwood;Bingxin Wang;;个人幸福指数-中小学生版(PWI-SC)在中国的适用性——兼与澳洲中学生比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4期

9 刘丽萍;;农村大学生发展、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10 曾细红;郑惠文;;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莫文;生存型、发展型、超越型主观幸福感测评工具的研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军;以国民幸福指数为导向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高倩;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赵晓晨;内观禅修对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武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取向自我、个人取向自我、核心自我评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倩倩;上岗社工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曾妮;团体音乐治疗干预对福利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9 孙丹;知识型员工情绪智力与工作幸福感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宁;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吴捷;;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3 邢占军,金瑜;国有企业职工对改革的态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2期

4 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5 刘仁刚,龚耀先;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中,姚小蓉;师范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仲夏,韩丁;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3 祁新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陈利虎,马洪涛;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减负”[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

6 翟安平,张懿红;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社科纵横;2000年01期

7 张亚东,刘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8 王丽芹,陈凤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刘晓仙;谈高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10 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文建;;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朱晓红;;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措施[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8 汪向东;;地震后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郑莉君;韩蔓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郑莉君;;维护心理健康迎接21世纪的到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婷;心理健康辅导员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严建雯 金一波;心理健康教育:让健康人更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柳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重庆日报;2004年

5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任伟;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俞文智;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你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晓刘;老师,您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2201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01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