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虚拟大学的资历和学分的跨国认可:英联邦32个小国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18-09-12 09:52
【摘要】: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终身学习社会,英联邦小国致力发展虚拟大学的跨国资历框架和学分转换机制,让学习者获得的资历和学分可以在英联邦不同国家得到认可和衔接。本文含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和跨国资历框架的背景;第二部分阐述跨国资历框架和学分转移的设计理念;第三部分描述跨国资历框架和学分转移的筹备工作;第四部分介绍跨国资历框架的构建和资历学分的标准;第五部分分析跨国资历框架和学分转移的试点;第六部分阐述资历在跨国资历框架中的注册情况;最后两部分分别是经验教训和结论。作者希望,在开放教育资源盛行、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跨国资历框架和学分转移机制,能对我们在虚拟环境中通过教育合作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有所启发。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lifelong learning society, the small Commonwealth States are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the trans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and credit conversion mechanisms for virtual universities,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s for learners can be recognized and connected in different Commonwealth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eight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monwealth small country Virtual University and the trans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design concept of trans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credit transfer.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the preparation of trans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credit transfer;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qualification credit standards; the fifth part analyzes the trans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credit transfer pilot; The last two parts are lessons and conclusions. The author hopes that, with the prevalenc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online education technology, the multi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credit transfer mechanism of virtual universities in small Commonwealth countries, It can enlighten us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all kinds of educat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 through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研究中心;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网络教学中心;
【分类号】:G434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深圳虚拟大学园举行新千年开园仪式我校作为成员单位派代表出席[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什么叫“虚拟大学”[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3 安玉玲!西安;虚拟大学不再遥远[J];经济改革;1999年05期

4 ;日本将创建三维立体虚拟大学[J];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06期

5 万言;日本将创建三维立体虚拟大学[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4期

6 圳;;美、加、英国28所虚拟大学开展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07期

7 刘瑞花;;虚拟大学——终身学习的园地[J];成人教育;2005年12期

8 张震;;虚拟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型与信息素养[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6期

9 任胜洪;;虚拟大学发展乏力的利益链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高振宇;;非洲虚拟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及当前面临的挑战[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广义;;创建内蒙古虚拟大学的几点设想[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Carlos Villanueva;;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系统:Tec de Monterrey和虚拟大学(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丁新;;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发展的比较[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利 李壮;深圳虚拟大学园“官产学研资介”结合的样本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李玫;9家研发中心加盟虚拟大学园[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记者 刘金玉 实习生 许薇;深圳虚拟大学园 孵化企业600多家[N];深圳商报;2010年

4 记者 杨婧如;虚拟大学园制度创新不“虚”[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黄风;深圳有个虚拟大学园[N];解放军报;2000年

6 李兴华;十年引来51所名校扎堆进驻[N];深圳特区报;2008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轲真 记录整理;6000万启动中国“硅谷”计划[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通讯员 曹达华邋本报记者 刘传书;不出一座楼,走遍全国著名大学[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于志宏;建设我国“西部虚拟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记者 范京蓉;深圳虚拟大学园 签署多项协议[N];深圳特区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力;美国虚拟大学运行机制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渊;社会网络视角下我国虚拟大学科技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段宠;深圳虚拟大学园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与优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38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38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