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及其环境下微学习的思考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practice, micro-class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reflects teacher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aimed at a certain knowledge point or teaching link in the cours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roader traditional classroom, the micro-class is more suitable for teachers' need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teaching of a certain subject knowledge point in classroom teaching, or to reflec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f a certain teaching link in the classroom,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f the teaching subject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mplicated and numerous teaching contents of a traditional class. The content of "micro-class" is more concise.
【作者单位】: 河西学院;
【基金】:河西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2013-13)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2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3 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美娟;;由真值表到逻辑函数表达式的过程——高职微课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6期
2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0期
3 张莲珠;;“微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应用中的前景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谭姣连;徐晓东;;用视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5 程潇;官翠玲;;“微课”(micro-lecture)在《现代物流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融合[J];经营管理者;2013年31期
6 李会丽;金国华;吴亚芬;;大学物理学课堂教学嵌入微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1期
7 丁环来;;用户体验角度分析中小学微课堂平台设计与搭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8 田俊梅;王国枝;赵兴勇;吕高;;“电机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年06期
9 桑海翎;;论电大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施云春;;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晓苗;;微型学习在信息安全培训中的设计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英;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洁;基于微课程的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吴玉莲;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冀;基于TED学习模式的《电视教材制作》微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7 王晓丽;TPACK框架下体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赵婷;微视频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9 陈川;基于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赵毅;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2期
2 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李逢庆;郑旭东;谢阳斌;杨满福;徐們;;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顾凤佳;李舒愫;顾小清;;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8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9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10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旺,黄振中;面对知识经济怎样提高学习成效[J];成人教育;2000年Z1期
2 黄金旺,黄振中;面对知识经济 提高学习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姚梅林,杜春丽;学习信念的心理学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王雪婧;;网络学习策略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2009年05期
5 张薇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六项核心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06期
6 叶水湖;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3年09期
7 徐世浩,张磊;加强自律学习研究 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周跃新;汤仁云;;翻译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虹;;中小学生移动学习——城市家长态度与需求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6期
10 王晓辉;;远程开放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海慧;;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王炳林;;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历史考察[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3 晏琼花;陈德光;孔维东;;引导自我反思促进数学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乐黎辉;邢至晖;;以学习单开展生物教与学的实践研究[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5 韦成国;;谈学习动力的提升[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聂波;;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反思[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7 黄蕾;;运用录像分析技术解读研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蒋莉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析[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9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熊亮华;;陈云重视学习的思想风范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启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景祥;做学习型党员[N];团结报;2007年
2 刘向华 刘关生;增强干部事业心责任感要从抓学习入手[N];战士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金维成 通讯员 贺新君;农行河南分行以“四好”标准检验学习成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史冬芸;州委中心组学习成效显著[N];黄南报;2007年
5 李昊霖邋特约通讯员 邓贵林;宣讲授课到基层 结合考评促学习[N];解放军报;2007年
6 颜鹏飞邋记者 代烽;六十个百分点彰显理论学习成效[N];解放军报;2008年
7 王红峰;让学习为创业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N];台州日报;2008年
8 常理宣;学习科学理论 创新发展实践[N];常州日报;2008年
9 金玉龙 申时进;清镇“六学六提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N];贵州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詹广云 杨东辉 特约记者 何卫东 王秀香;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各有精彩篇[N];现代物流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清隆;社会交换理论视阈下的运动员学习成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雷妮;企业敏捷学习要素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5 赖东彦;学习型组织分类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娜;超媒体环境下学习风格对学习成效之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曲绪纲;从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静;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目的调查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任明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5 程建生;大学物理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宁;上海构建学习化社区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永革;试论部队创建学习型党委[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潇;高中生语文学习动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秀娟;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郭小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97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9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