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经典就是教育本身

发布时间:2019-03-06 14:49
【摘要】:正纵观古今,教育观念虽多有不同,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教育的成人要旨有着一致认同,其认同一如古往今来的父母家长对教育的一致重视;古今教育的差别在于,是否在观念上申论且在实践中履行这一要旨。很显然,现代教育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与教育的本然是脱节的,以至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但不再理所
[Abstract]:Throughout the past and present,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people in all ages and present have a consensus on the adult essentials of education, which is the same as parents and parents atta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education lies in whether it is ideologically stated and fulfilled in practice. It is obvious that modern education has not done this. Its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practice are out of touch with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so that an educated person is not only a educated person but also a well-educated person.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高华;;教育与人的养成——从圆球人说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倪梁康;;现象学的方法特征——关于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曾云;;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4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素妹;我国大学人文精神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长江;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空间伦理的继承[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周洁;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本体论之重构[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孙琳;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美学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转;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束惠萍;;苏锡常地区居民的教育观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0期

3 胡乐乐;;现代教育问题的后现代考问——读《教育为何是无用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2期

4 杨鑫辉;现代教育的三大基本观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王可喜;师专教育教学改革思考[J];咸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6 任玉林;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方式、手段的转变[J];宁夏教育;2004年Z1期

7 士心;;再多些这样的县[J];湖南教育;1986年11期

8 葛炳芳!314500·浙江桐乡;中学英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1999年03期

9 武会艳;;教师的思想 教育的源泉[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10 未奇;;余也鲁的现代教育新秩序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杉皓;;开放教育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的发展[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孙哲;;当教学遇上信息技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4 安玲玲;寇祥明;;贴心·爱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5 刘英学;;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钟若娥;;家庭教育——现代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徐以骅;;卜舫济自述[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9 ;后记[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10 王昶;;基于理性的自由表现——青岛崂山职教中心设计理念[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君;现代教育的悲哀[N];保定日报;2005年

2 羊中兴;小学而大遗的现代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姜义华(复旦大学教授);建成现代教育中心强化服务水平[N];联合时报;2005年

4 张童;将现代教育进行到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5 潘鸿彬 记者 夏泽平;注重现代教育 提高办学质量[N];安徽经济报;2010年

6 顾今;现代教育的使命:培养现代人格[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谢泳;大学的自由[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湖北省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谭德江;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N];学知报;2011年

9 别志雷;“教师难忍奇思怪想”揭开了什么谜底[N];河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更;市委老干部局拓展老年现代教育[N];石家庄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一鸣;教育与时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延龙;在通往语言途中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季春梅;辗转的教育[D];南京大学;2012年

9 孔夏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朱缨;学术规范教育及其制度安排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聊城大学;2010年

2 陈翠荣;批判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观念解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贺双艳;论中国人的现代化与现代教育的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蔡志荣;恽代英现代教育改造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炜君;批判理论观照下的现代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治;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强;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谢锦霞;现代教育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涛;教育凝聚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5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35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c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