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程:当前课程范式转型的难为之境及其超越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ew curriculum model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made gratifying progress, of which "cloud curriculum" is a new type of curriculum model that is expected to be expected at present. No matter in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r practical attempts 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but also facing new challenges, new dilemmas, on the one hand, these dilemmas and challenges involve the increase of marginal cost of clou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decline of actual teaching efficiency. The problem of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risk and existing teaching certainty, as well as the suspicion of aggravating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education, needs to explore a new wa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get out of multiple dilemmas and go beyon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
【基金】:201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教学价值自觉”(编号:201104656)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20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1期
2 李峻锋;黄略;;试析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以“泰勒原理”和“多尔课程观”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朱海粟;;整体课程范式与和合思想[J];新学术;2009年01期
4 姚霖;;后现代女性主义视域下课程范式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张攀;;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魏宏聚;;课程范式转型与教研员角色重塑[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3期
7 李本友;王洪席;;过程哲学视域下传统课程范式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5期
8 陈振中;论课改的范式基础及其理念蕴涵[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0期
9 孙明月;;课程范式转型对我国课程实施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10 耿宏丽;;试论课程范式的转型:从“传递中心”到“对话中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杨庆余;做一个真正的研究者[N];文汇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段鸿;论教师作为课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潘洪建;知识视域中的教学革新[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娜;课程的生态学基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原芳;英国PSHE课程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雪燕;论教师对课程的个体化改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光东;论课程的信息本质[D];西南大学;2012年
5 吴静;课程变革视域下的课程监控制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雪梅;课程的哲学基础研究之反思与改进[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蕊;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8 王爽;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课程实施的“分有”及其“型相”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9 王吉;经验网络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营;施瓦布课程慎思思想的解读及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9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4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