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21:29
【摘要】:在国家西部实现“两基”目标过程中,,寄宿制在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办学方式,也是长期以来青海省在藏区教育探索、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条符合青海省藏区地广人稀的科学办学模式,不仅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且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然而寄宿制中学在藏区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针对寄宿制学校的心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中学阶段的寄宿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非常容易引起学生适应期的焦虑与情绪波动,得不到及时化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可能衍生成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能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指导。据此,本文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寄宿制中学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编量表》对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分别从社会、历史、学校、家庭、学生的角度深入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形成的原因,结合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实际,针对性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构建出推动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模式”,该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格式塔整合思想和生态心理学纵横向交互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根据青海藏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情况的不同,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逐次递进的三阶段模式,每个阶段模式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任务。初级阶段,以加大宣传,增进了解为目的,让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关注和了解;中级阶段,以贯彻执行,切实开展为目的,通过制度、机制保障,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高级阶段,由民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做支撑,形成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自行完善发展。三个阶段的工作相互衔接、逐次递进,提供了符合地区实际的理论指导、实践依据。希望“三级模式”对青海藏区段寄宿制中学的学生教育工作有所借鉴和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则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宗教影响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2 杨万立;周钰涛;姚兵;;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2年04期

3 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钟晓玲;;我国教育投入的城乡及地区差异分析[J];价格月刊;2007年04期

5 蔡霁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新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6 胡晟姣;唐玉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分析——来自湘潭县的调查[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7 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8 唐添翼;;构建“理想+民族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教育体系——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9 廖全明;张莉;;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优劣势及其发展趋势[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10 植凤英;张进辅;;宗教应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新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525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25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