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中积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积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以人为本、终身化的网络教育理念正在迅速发展,网络课程学习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由于网络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与分离,使得学习者的空间自由度和时间自由度更大,教师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直接监控和敦促在线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行为,学生也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嬉闹玩耍”,往往会导致一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持续性降低,学习积极性不足,甚至出现“辍学”现象。本研究试图在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学习行为的变现赋予一定的积分,建立网络课程积分体系,激励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是网络课程学习者借助网络课程平台,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联结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相关行为和学习活动。本研究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彭文辉博士提出的学习行为OCCP分类模型和网络学习行为S-F-T三维分类模型为分类模型,依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维度将网络学习行为分为信息获取行为、信息使用行为、信息交互行为和信息创新行为四大类的学习行为,既全面的把握了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行为表现,又在具体的分类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了不同行为之间的交叉和重复。 积分的构建是对网络课程中积极的学习行为的鼓励与推进,以此来提高学习者网络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本研究在前文学习行为分析与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能够进行积分量化的网络学习行为及其相关具体属性,进行了相关行为的积分点设置,构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网络课程积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模块九小类25个积分点。网络课程学习行为积分点的分析和网络课程积分体系的构建为具体的网络课程积分的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 积分体系构建完成以后,为了检验积分体系的实用性,本研究以导师执教的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为实践平台,以网络课程积分体系实施原则为指导,进行了网络课程积分体系的实践与检验。在实践中,本研究设计了具体的针对某一课程的积分规则,系统的进行了积分体系的实施,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积分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效果分析和检验。通过实践证明,本研究构建的积分体系科学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和保持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网络课程 学习行为 积分体系 设计与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图表目录10-12
- 1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12-14
- 1.1.1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需求12
- 1.1.2 网络课程的发展需求12-13
- 1.1.3 在线学习者的学习需求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7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相关概念界定17-19
- 1.4.1 网络课程17
- 1.4.2 网络学习行为17-18
- 1.4.3 网络学习激励18-19
- 1.4.4 积分19
- 1.5 相关研究现状19-25
- 1.5.1 有关网络课程学习激励的研究19-21
- 1.5.2 有关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21-23
- 1.5.3 有关教育领域积分使用的研究23-25
- 2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分类及其积分点分析25-48
- 2.1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分类的依据25-29
- 2.1.1 学习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行为科学25-26
- 2.1.2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的分类模型—OCCP&S-F-T模型26-29
- 2.2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分类及其属性29-34
- 2.2.1 信息获取行为30
- 2.2.2 信息使用行为30-31
- 2.2.3 信息交互行为31-32
- 2.2.4 信息创新行为32-34
- 2.3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积分点的分析34-46
- 2.3.1 信息获取行为积分点35-38
- 2.3.2 信息使用行为积分点38-40
- 2.3.3 信息交互行为积分点40-43
- 2.3.4 信息创新行为积分点43-46
- 2.4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积分体系46-48
- 3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积分体系的实施48-78
- 3.1 积分体系的实施原则48-50
- 3.2 积分体系实施环境与对象50-56
- 3.2.1 网络课程积分体系构建平台50-52
- 3.2.2 网络课程积分体系的实施对象52-53
- 3.2.3 积分体系相关功能模块简介53-56
- 3.3 积分体系实施的前期准备56-63
- 3.3.1 积分规则的确定56-62
- 3.3.2 积分体系的宣传62-63
- 3.4 积分体系实施的具体过程63-78
- 3.4.1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63-64
- 3.4.2 确保及时的积分赋予与统计64-74
- 3.4.3 实现积分的反馈与价值转换74-78
- 4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积分体系的实施效果检验78-87
- 4.1 效果检验的数据搜集78-79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78-79
- 4.1.2 访谈内容的设计与实施79
- 4.2 效果检验的结果及其分析79-87
- 4.2.1 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分类的合理性分析79-81
- 4.2.2 积分规则设计的合理性分析81-82
- 4.2.3 积分分值设计的合理性分析82-84
- 4.2.4 积分的统计与发布的合理性分析84-85
- 4.2.5 积分价值转换的合理性分析85-87
- 5 总结与展望87-90
- 5.1 主要工作及总结87-88
- 5.2 研究尚存不足与研究展望88-90
- 参考文献90-94
- 附录1 基于Feedback的网络课程积分体系使用意见在线调查94-97
- 附录2 网络课程积分体系使用意见调查访谈提纲97-98
- 致谢98-10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0-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良亮;陈丽;;远程学习者异步交互的行为方式和特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2 曾祥跃;袁松鹤;;远程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4期
3 王楠;乔爱玲;;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4 罗双兰;;基于TC动机设计模型网络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肖爱平;蒋成凤;;网络学习者网上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胡运安,吕智慧,吴杰,钟亦平,张世永;基于SCORM的学习行为采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3期
7 孙巍;;基于隐性知识内部转化的知识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6年07期
8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9 刘炳辉;;时间管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10 郝立兴;赵想飞;李雪梅;焦宝聪;;基于前景理论的虚拟学习共同体中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积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