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流亡学生研究(1946-1949)
发布时间:2017-04-06 01:13
本文关键词:河南流亡学生研究(1946-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事影响,学校或辗转流亡办学,或停办,产生了大量流亡失学失业青年,国民党教育当局成立专门性质的收容安置机构,收容众多流亡失学失业青年和学生,并予以救济。针对流亡学生的贫苦状况,实行贷金制度和助学措施,改善学生待遇,学生得以安心学习。教育当局的安置举措和救济措施,给予师生信心,在师生中树立起良好形象,而这也埋下了内战时期师生再次南迁的伏笔。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全国性的教育复员,河南也不例外,与战时相比,河南省教育的确呈现出短暂的复苏景象。但其教育复员是不完全的,因为经费和国共关系的日益紧张,众多战时流亡青年未能得到及时安置,相反出现了倒流,其战后所成立青辅会之辅导中转职能变为收容救济,违背其初衷。不仅其所设计的战后教育规划和目标未能达到,而且其复员中的问题也已初露端倪。 紧接着国共间内战的爆发,无异于让河南省教育雪上加霜,在豫北地区产生了河南省最早的一批流亡学生,先是零星的豫北地区流亡学生集聚郑州,后以安阳流亡学生空运达到豫北流亡学生迁移的一个高潮。为及时应对流亡学生的食宿和复课问题,青辅会河南辅导处、河南省教育厅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对其展开救济,,对省立学校单独安置,择址复学;对县私立学校的流亡学生,则是设立两所临时中学和一所临时师范以收容安置,以便管理。此后,随着国共之间拉锯战的展开,河南省内流亡学生和学校纷纷逃至郑州、开封、南阳、信阳以及商丘等几个国民党固守的地区。 第一次解放开封前后,集聚在郑州、开封等地的流亡学生最先转移出省,多是先前豫北地区逃至郑汴等地的流亡学生,经商丘、徐州,抵达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河南流亡学生麋集南京,生活和复课均成问题,引发众多社会问题,影响了南京正常的社会秩序。教育部在与相关机关会商之后,成立大梁、河岳、河南等联中,沿浙赣线觅定校址,将流亡学生遣送至江浙赣等地复学。南京市内前一波流亡学生尚未完全疏散,便因开封地区形势的再次紧张而产生了第二波流亡学生,教育当局接受前一次的教训,不再将其暂时收容在南京市内,而是将其在在下关车站就地分发江浙赣等地。流亡学生们虽然被分发安置到江浙赣地区复学,但是其生活困境依旧没有得到改善,相反变得更为艰苦。这是河南省内流亡学生省外迁移的东线,主要沿着陇海铁路线,由洛阳、郑州、开封,经商丘、徐州,而抵达南京,再由南京遣送分发周边的浙江、江西、江苏等地,故称东线流亡学生。 在东线流亡学生开始向省外迁移的同时,豫中如潢川、汝南、郾城等地,豫东南如淮阳等地的中等学校纷纷向信阳地区转移,并进而逃至湖北汉口等地。教育部鉴于信阳和汉口的众多豫籍流亡学生,筹设中原临时中学和嵩云联中加以收容。因从方位上看,位于河南中部,并沿着平汉线铁路逃亡,故名之为“中线流亡学生”。 1948年11月初,南阳地区形势日趋紧张,南阳地区十四所公私立中等学校随其南迁,后省立学校与县私立学校分道扬镳,省立学校迁至湖北,不久便因经费问题宣告解散。南阳的县私立学校抵达衡阳,获国民党教育部批准成立“教育部特设豫衡联合中学”,转至零陵县复课。但在零陵县并未得到多长时间休整和学习时间,经广西,随国民党军队到达越南,后转至台湾。这是西线流亡学生的逃亡路线,也是命运最为坎坷的一批河南籍流亡学生。 渡江战役之后,分布在江浙赣等地的大部分河南流亡学生并未继续南迁,而是在原地等到解放大军的到来,这批流亡学生或参加解放军的军政学校,或直接在当地参加工作,或返回河南复学。流亡学生为共产党输送了大批人才,或是军事方面,或是宣传方面。也有的流亡学生在原地参加了当地建设工作,较多的流亡学生选择返回河南。为了做好返豫流亡学生的安置工作,开封市文教局特地成立返豫员生问事处,在经过短暂改造之后,或继续上学,或直接分配参加工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流亡学生的产生并不单是军事和政治所能简单归纳和概括的,而是政治与教育纠缠的结果。国民党为显示其爱护青年的关怀之心,同时又为了防止学生不被共产党所用,作出了迁移流亡学生的决策,而流亡学生是为国民党政策所诱惑,为了谋得安定的读书环境以出人头地,达成二者间的契合,才产生了现代史上的这一重大流亡现象。随着国共之间战争的日益白热化,国民党节节败退,在播迁的过程中,看到了国民政府和教育当局的腐败,救济上的可有可无,收容上似是而非,让流亡学生感到失望,进而产生消极抵抗,而这也意味国民党教育政策上的失败。
【关键词】:第三次国共内战时期 河南流亡学生 青辅会 渡江战役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目录11-14
- 绪论14-20
- 一、 选题意义14
- 二、 学术史回顾及创新点14-18
- (一) 学术史回顾14-17
- (二) 创新点17-18
- 1、 研究范围17
- 2、 研究视角多样17-18
- 3、 研究方法18
- 三、 相关概念界定18-20
- (一) “河南流亡学生”的界定18
- (二) 时间的界定18-20
- 第一章 战后教育复员20-46
- 一、 抗战时的河南教育20-25
- (一) 河南中等以上学校的辗转迁移20-23
- (二) 收容救济23-24
- (三) 小结24-25
- 二、 抗战胜利后的教育复员25-44
- (一) 战后教育的短暂复苏27-33
- 1、 学校数量的增加27-29
- 2、 学校分布情况29-31
- 3、 学校内容的充实与改进31-33
- 4、 办理青年军及国中学生复员33
- (二) 辅导救济33-38
- 1、 青辅会的设立和河南辅导处的成立33-35
- 2、 救济与辅导35-38
- (三) 复员中存在的问题38-44
- 1、 学校发展不平衡40-42
- 2、 教职员待遇低,且师资力量分布不平衡42
- 3、 河南辅导处收容救济力量有限42-43
- 4、 因国共纷争,教育复员困难重重43-44
- 三、 小结44-46
- 第二章 国共内战初期河南省内教育状况46-72
- 一、 河南省流亡学生的产生及省内迁转46-56
- (一) 流亡郑州46-52
- 1、 新乡和安阳外围地区流亡学生46-47
- 2、 安阳城内流亡学生47-52
- (二) 开封的流亡学生52-54
- 1、 许昌地区52-53
- 2、 洛阳地区53
- 3、 商丘地区53-54
- 4、 郑州迁来的学校54
- (三) 集聚信阳54-56
- 1、 淮阳地区54
- 2、 汝南地区54-56
- 二、 流亡学生的救济和安置56-69
- (一) 救济56-64
- 1、 青辅会的救济辅导56-59
- 2、 军事单位的招训59
- 3、 河南善后救济分署的救济59-60
- 4、 河南省教育厅的救济60-64
- (二) 安置64-68
- 1、 省立中学65-66
- 2、 临时中学与临时师范——以临二中为例66-68
- (三) 救济与安置中出现的问题68-69
- 1、 省立学校与县、私立学校救济和办学经费分配不均68
- 2、 救济经费有限,且救济物资有问题68
- 3、 学校搬迁过于频繁,教学、生活条件简陋68-69
- 4、 师生关系紧张69
- 三、 小结69-72
- 第三章 省外迁移72-134
- 一、 东线流亡学生72-107
- (一) 第一次解放开封前后72-97
- 1、 涌向南京和临时救济安置72-76
- 2、 河南流亡学生在南京76-82
- 3、 请愿82-87
- 4、 流亡学生引起的社会问题87-94
- 5、 遣送离京94-97
- (二) 第二次解放开封前后97-107
- 1、 流亡学生处理原则97-98
- 2、 涌向下关98-101
- 3、 流亡学生在下关101-103
- 4、 转往江浙赣安置103-107
- 二、 中线与西线流亡学生107-120
- (一) 汉口流亡学生107-114
- 1、 汉口流亡学生的惨状107-110
- 2、 救济与安置110-114
- (二) 豫衡联中与南阳流亡学生114-117
- 1、 南阳流亡学生的产生和南迁114-115
- 2、 津市分道扬镳115
- 3、 豫衡联中的成立和暂时复课115-116
- 4、 随国民党军队向中越边界行军116-117
- 5、 豫衡联中进入越南117
- (三) 南迁广州、桂林117-120
- 1、 河南南来员生安置委员会和南来员生的安置117-119
- 2、 国立中学的管理、学生情况——以高中为例119
- 3、 临时学校的撤销与逃亡119-120
- 三、 河南流亡学生的归宿120-134
- (一) 返回河南120-124
- 1、 返豫员生问事处的成立与工作120-123
- 2、 学习及思想改造123
- 3、 返豫流亡学生的安置123-124
- (二) 参军与地方建设124-131
- 1、 就地参军和参加军政干部学校125-128
- 2、 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工作128
- 3、 参加国民党军队128-131
- (三) 前往台湾——以豫衡联中为例131-134
- 第四章 结语:依违于政治与教育之间134-142
- 一、 流亡学生、国民党与共产党134-138
- (一) 流亡学生与国民党134-136
- (二) 流亡学生与共产党136-138
- 二、 流亡学生、学校与教师138-140
- (一) 流亡学生与学校138-139
- (二) 流亡学生与教师139-140
- 三、 政治与教育的纠缠140-142
- 参考文献142-151
本文关键词:河南流亡学生研究(1946-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