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探索在线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新模式——以开放教育资源大学(OERu)的实践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01-08 03:02
  开放教育资源大学(OERu)致力于创建"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学分银行",旨在为全球学生提供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在线课程的学习。在此平台上,不仅可以创建分享优质的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还可以提供学生负担得起的学习成果认证服务,有效地开展跨国跨地区的学分认证,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机会,推动终身学习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OERu的认证逻辑模型分为三大模块:OERu成员机构间的开放合作、教育机构服务和支持开放教育资源的基础设施。为了体现其整体影响力,逻辑模型根据具体项目所要求的产出目标进行结构性设计,目的是使其他多个项目的产出达到既定目标。OERu的办学模式与认证方式对我国未来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第一,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第二,开放教育资源课程评估考试与传统考试相衔接;第三,要与拥有优质资源的高校联盟形成资源共享的良性机制;第四,大力推进我国的学分银行建设工作。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探索在线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新模式——以开放教育资源大学(OERu)的实践为个案


学习者获取OERu开放教育资源认证的流程图

逻辑模型


派杓朴敕⒄挂约翱?诺难??С址?瘛?(2)教育机构服务。指的是对学生收费服务的项目,基于成本回收原则,通过奖学金或从各自的教育部或其他渠道获取资金支持,为参与机构提供评估和认证服务,设计并实施合适的解决方案。为学生参加中学后机构活动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开放的评估服务、开放的认证服务、开放的社区服务。(3)支持开放教育资源基础设施。主要指对整个OERu项目可扩展的网络支持的基础设施,包括开放商业模式、开放技术基储开放学生管理。以上每个类别可通过图2的流程具体体现。图2OERu高级逻辑模型③为体现OERu的整体影响力,逻辑模型根据具体项目所要求的产出目标进行结构性设计,目的是使其他多个项目的产出达到既定目标。其具体的结构设计情况如图3:每一模块都需要设计相匹配的项目活动,在逻辑模型下实现预期的产出。所开展的每个项目活动都有所要求,将制定详细的产出目标、所要达到的里程碑以及关键的绩效指标。例如,在OERu成员机构间的开放合作模块中,开放设计与发展计划环节所开发的开放教育资源虽然可以免费使用,但需要基于CC创作许可协议才能够开展。逻辑模型结构设计中会根据具体要求输入内容,包括:现有的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式教科书、开放期刊、开放远程学习与教学方法、开放教育资源、各种认证学分的机构以及开源软件的基础设施等信息;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实现既定目标,如本科或硕士认证,学习者最终获取可信的资格,从而为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教育资源学习者免费提供学习路径。该模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填补开放教育资源中开放课程、开放的学生支持服务、开放评估以及开放认证等空白。设计逻辑模型的初衷是为没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学生

结构设计图,结构设计图,逻辑模型,开放教育


开放的教学开放的学生支持开放的社区服务开放的商业模式开放的基础设施开放的学生管理开放的评估开放的认证开放教育资源资产(开放教育资源、教材、开放期刊)知识(开放远程学习与教学)资源(致力于开放教育资源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缺失部分以及新的组成部分)机构(大量重要的授予学分的机构)基础设施(开放软件技术来源)学习者开放教育资源大学联盟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学习正式的教育院校付费服务质量保障:机构认证可信的学历资格【学术时空】探索在线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新模式图3OERu项目下的高级逻辑模型结构设计图④图4支持开放教育资源学习的体系⑤..5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J]. S·亚当斯贝克尔,M·卡明斯,A·戴维斯,A·弗里曼,C·霍尔给辛格,V·安娜塔娜额亚婻,殷丙山,高茜,任直,刘鑫驰,曹红岩,王济军,赵广元,邵恒.  开放学习研究. 2017(02)
[2]推进终身学习和建立学分认证制度的最新发展与实践探索[J]. 张伟远,张璇.  终身教育研究. 2017(02)
[3]我国成人高校“MOOCs共同体”建设行动及推进方向[J]. 李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4)
[4]MOOC学习成果认证及对高等教育变革路径的影响[J]. 樊文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3)
[5]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探析[J]. 高洁,付建军,孙旭.  远程教育杂志. 2014(04)



本文编号:2963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63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