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文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3:16
本文关键词:王国维人文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我国二十世纪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他不仅在哲学、文学、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卓有建树,在教育领域亦有很深的造诣。尽管王国维自认“不喜亦不善于”教育研究,但他在主编《教育世界》期间发表的相关教育的评论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晚清的中国是黑暗而动荡的。“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唯一的主题。仁人志士在探索救亡道路的过程中渐渐将希望的中心转向人才的培养,这使得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功用价值层面,与之相应的教育只能成为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王国维以其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这种观点的错误,他率先提出“教育当视人人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将人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 独特的人生经历让王国维认定学术乃是救国的关键,,所以在王国维的教育思想中培养能“发扬光大”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才乃教育使命之所在。而学术人才培养之根本则在于文化品格的养成。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是王国维一生追寻的目标,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文化品格。王国维旨在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完全之人物”的目的观;“哲学与美术”乃“天下万世之真理”的课程观;“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的美育观;“亟兴高等教育”的办学观。与此同时,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精神基点;“追求无用之用”的价值旨趣;“无中无西”的文化视野以及逐步深入的“三境界”的治学态度。 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被埋没,但其思想的精华却能超越历史,绽放光华。尽管当下的社会与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有天壤之别,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精神危机。在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今天,教育如何做出回应,我想王国维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关键词】:王国维 人文教育 完全之人物 独立之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8
- 一、 导论8-19
- (一) 研究缘起8-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三) 研究主题10-11
- (四) 研究现状11-17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17-19
- 二、 王国维人文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19-28
- (一) 传统哲学的传承与转化19-21
- (二) 西方哲学的借鉴与启示21-28
- 三、 王国维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8-39
- (一) 目的观:“完全之人物”的建构28-31
- (二) 课程观:“哲学”乃“天下万事之真理”31-34
- (三) 兴学观:“亟兴高等教育”34-36
- (四) 美育观:“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36-39
- 四、 王国维人文教育思想的理念分析39-48
- (一) 精神基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39-41
- (二) 价值旨趣:“追求无用之用”41-42
- (三) 文化视野:“无中无西”42-46
- (四) 治学方法:“三境界”说46-48
- “惜哉此瑰宝,久弃巾箱间”48-51
- 参考文献51-55
- 后记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红文;唯科学主义从近代到现代的内在消解之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刘虹,张秀坤;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比较——兼论王国维、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精神[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王朝元;兰荣娟;;科学知识:先验的综合判断——康德知识观简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寇德江;浅谈外来文化对王国维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S1期
5 滕咸惠;王国维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介绍和接受述评[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乔志航;王国维学术思想与日本中介资源问题[J];江汉论坛;2000年02期
7 黄见德;论王国维对近代德国哲学的研究[J];江淮论坛;1989年06期
8 尚莲霞;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来源[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9 潘繁生;;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10 肖朗;康德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本文关键词:王国维人文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