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智慧学习环境下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联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09:33
  自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等理念提出以来,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家庭和各类场馆已成为教育服务供给的新领域。文章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提出协同教育的演化路径包括以学校为核心的单方推动,以家校协同为特征的双方并进和以学校、家庭、场馆(School-Family-Museum,SFM)为典型场域的三方协同。研究分析了SFM协同教育的干系人利益、期望和动机,并从协同教育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要素的作用力属性角度,将SFM协同教育影响因素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智慧学习环境特征,构建了智慧学习环境下SFM协同教育联动机制模型。最后,文章从国家决策、社会参与、学习者需求和技术支持层面提出智慧学习环境下SFM协同教育提升策略。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现状、内涵及演化路径
    (一) 研究现状
    (二) 内涵解读
    (三) SFM协同教育演化路径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联动机制
    (一) SFM协同教育干系人分析
    (二) 智慧学习环境下SFM协同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三) 智慧学习环境下SFM协同教育模型构建
        1. 核心目标:面向21世纪技能的培养
        2. 动力机制:面向协同教育共同体的构造
        3. 学习环境:面向智能技术及系统的建设
        4. 创新驱动:面向新时代的智慧教育引领
四、智慧学习环境下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提升策略
    (一) 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制度机制带动协同教育联动机制
    (二) 社会力量整合和学习方式创新推动协同教育联动机制
    (三) 学习需求引领和学习者深度参与激发协同教育联动机制
    (四) 智能技术支持和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协同教育联动机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同教育研究引领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J]. 李运林.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3)
[2]福建自贸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基于集成论的视阈[J]. 陈东,陈夏诗筠,邵李津.  林业经济. 2017(08)
[3]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 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徐晶晶.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4]场馆教育引论[J]. 王乐,涂艳国.  教育研究. 2015(04)
[5]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 黄荣怀.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6)
[6]“点线成面”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研究[J]. 于秀琴,葛喜艳,吴波,孟霞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01)
[7]基于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优化[J]. 邵景峰,王进富,马晓红,吴生,刘勇.  中国管理科学. 2013(S2)
[8]美国的“21世纪技能”内涵解读——兼析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 张义兵.  比较教育研究. 2012(05)
[9]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J]. 汪锦军.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1)
[10]基于联盟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主体协同机制与策略[J]. 林君芬.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6)



本文编号:3068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68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