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共情与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共情与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是衡量社会道德的一个标尺,,然而在当今社会,受到各种负面“助人案例”的影响,人性受到了质疑,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了挑战。通过对初中生助人行为的研究与探讨,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还可以帮助德育工作者制定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内容。相关研究表明,共情是发生助人行为的首要基本因素,在灾难(困境)事件发生后,共情在很大程度上唤起了个体悲伤的情感,为了重新获得愉悦感,个体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悲伤的情绪,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所形成的内在道德标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个体做出符合内在道德标准的行为。而道德推脱这一认知机制的存在却可以使共情的情感及内在道德标准的调节作用发生改变,所表现出的助人行为也会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以18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情景实验法,考察初中生在受助者需要帮助的情景下是如何做出助人行为的,并通过测量其共情水平与道德推脱的程度来了解其助人心理。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的助人行为随年级的增长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女性的助人行为往往高于同时期的男性,且下降的幅度也显著低于男性;初中生道德推脱水平:初一时最低,初二时达到顶峰,初三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初一,总体呈倒“U”型分布,男性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女性;共情水平随年级增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女性的共情水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男性。(2)共情与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共情水平能显著预测助人行为,但受道德推脱影响,高共情个体并不一定会表现出助人行为,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助人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为教育者提供了如下的教育建议:加强学校品德课程的教育;角色扮演及冲突情景的训练;强化与惩罚手段的结合。
【关键词】:助人行为 共情 道德推脱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11-27
- 1 选题缘由11
- 2 研究意义11-12
- 3 研究综述12-26
- 3.1 共情12-14
- 3.2 道德推脱14-20
- 3.3 助人行为20-24
- 3.4 共情、道德推脱与助人的相关研究24-26
- 4 研究构想26-27
- 4.1 研究的基本思路26
- 4.2 研究假设26-27
-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27-43
- 1 研究目的27
- 2 研究设计27
- 3 研究方法27-29
- 3.1 被试取样27
- 3.2 实验人员与实验室27-28
- 3.3 指导语28
- 3.4 实验情境28
- 3.5 研究程序28-29
- 3.6 研究工具29
- 3.7 数据处理29
- 4 结果与分析29-43
- 4.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29-31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31-33
- 4.3 人口学变量差异比较33-37
- 4.4 初中生共情、道德推脱与助人行为的相关及回归分析37-40
- 4.5 中介效应检验40-43
- 第三部分——讨论与结论43-53
- 1 初中生助人行为的性别与年级差异43-46
- 1.1 初中生助人行为随年级增长下降趋势分析43-45
- 1.2 初中生助人行为的性别差异45-46
- 2 共情与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发生的影响46-49
- 2.1 共情对助人行为发生的影响46-48
- 2.2 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发生的影响48-49
- 3 共情、道德推脱与助人行为的相关及回归结果讨论49-51
- 3.1 共情与道德推脱相关关系讨论49-50
- 3.2 共情与道德推脱在助人行为上的交互作用讨论50-51
- 4 结论51-53
- 第四部分——教育建议53-57
- 1 加强学校品德课程教育53
- 2 角色扮演的训练53-54
- 3 学校冲突情境的设立54-55
- 4 强化与惩罚结合55-57
- 第五部分——研究不足与展望57-61
- 1 研究不足57-58
- 2 展望58-61
- 参考文献61-67
- 附录67-69
- 致谢69-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青;孙炳海;李伟健;谢佳链;陈海德;;感知需求对高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0年05期
2 俞睿玮;刘文;;国外群体间助人行为的地位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3 周一;王倩;杨涛;罗帅寒天;李昌琪;;共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2年05期
4 孙炳海;苗德露;李伟健;张海形;徐静逸;;大学生的观点采择与助人行为:群体关系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5 岑国桢,王丽,李胜男;6~12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7 杨继平;王兴超;高玲;;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8 谭树华;王芳;许燕;辛霞;郭璐;杨浩铿;;3.11日本大地震后中国中学生共情与助人关系的研究:文化接触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1期
9 陈晶;史占彪;张建新;;共情概念的演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张凤凤;董毅;汪凯;詹志禹;谢伦芳;;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共情与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