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9:15

  本文关键词: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教育受一定社会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已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爆炸、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科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使我国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很大冲击。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日益下降,各种道德上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社会不良事件的发生愈加频繁。这些现象无不充分说明社会成员道德认知上滑坡。 奥古斯丁的德性教育思想从人性角度出发,强调个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动力、德性修养的不断内化及道德意志磨练过程,德性教育思想中发扬人与人之间的爱的精神,重视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发挥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的道德教育方法值得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道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提升。 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对道德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人们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提高的。我国道德教育(主要是学校道德教育)仍然以知识性内容的传授和灌输为主,忽视个体德性的养成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内化过程,使道德教育过程变为个体被动的接受和执行行为的过程。这种被动的外在强加的道德教育方式,无助于个体主动发现或学习道德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仅仅是教育者外在强加给个体的行为准则,而没有做到培养出真正有德性的人。本文着眼于研究奥古斯丁的德性教育思想的内容、方法等,探讨我国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致力于挖掘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中对我国道德教育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吸取其中道德教育要顺从人性、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模范作用与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及道德主体德性的养成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道德教育服务。
【关键词】:奥古斯丁 德性教育 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8
  • 1.1 选题缘由7-8
  • 1.2 核心概念界定8-9
  • 1.2.1 德性8
  • 1.2.2 道德教育8-9
  • 1.3 研究综述9-16
  • 1.3.1 宗教道德相关概念研究10-12
  • 1.3.2 奥古斯丁道德教育内容研究12-15
  • 1.3.3 奥古斯丁道德教育方法研究15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15-16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6-17
  • 1.4.1 历史研究法16
  • 1.4.2 文献分析法16
  • 1.4.3 比较法16-17
  • 1.4.4 解释学17
  • 1.4.5 民族志法17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7-18
  • 第二章 奥古斯丁生平及其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18-22
  • 2.1 奥古斯丁生平18
  • 2.2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发展18-22
  • 2.2.1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的萌芽(387——391 年)19
  • 2.2.2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391——395 年)19-20
  • 2.2.3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的成熟(395——430 年)20-22
  • 第三章 奥古斯丁论德性教育目的和内容22-28
  • 3.1 奥古斯丁论德性教育的目的22-23
  • 3.1.1 宗教化的德性教育目的22-23
  • 3.1.2 世俗化的德性教育目的23
  • 3.2 奥古斯丁论德性教育思想的内容23-28
  • 3.2.1 爱的伦理学23-25
  • 3.2.2 道德意志25
  • 3.2.3 道德情感25-27
  • 3.2.4 道德行为27-28
  • 第四章 奥古斯丁论德性教育的方法28-31
  • 4.1 体罚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28
  • 4.2 道德教育要顺从人性28-29
  • 4.3 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教诲尤为重要29
  • 4.4 注重道德修行29-31
  • 第五章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31-36
  • 5.1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31-33
  • 5.1.1 道德教育方法落后31
  • 5.1.2 道德教育忽视道德主体个性的养成31-32
  • 5.1.3 道德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32
  • 5.1.4 道德教育过程忽视受教育者德性的养成过程32-33
  • 5.2 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33-36
  • 5.2.1 改善道德教育方法33
  • 5.2.2 关注道德主体内心意志的形成33-34
  • 5.2.3 选择恰当的道德教育内容34
  • 5.2.4 重视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教育34
  • 5.2.5 发挥道德主体作用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致谢41-43
  • 附录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传宝;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兼论学校德育的相关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罗石;;对“大德育”概念质疑的质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严家强;;和谐两个层面的递进关系——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沧桑;2009年01期

4 刘波;刘鹏;;托马斯·阿奎那的人性关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5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思想探讨[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6 邓玉兰;;论奥古斯丁的幸福之路[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杨;许诺;;德性、德性伦理和德性精神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8 张yN娜;;简论阿奎那的爱德秩序观及其对儒家“仁爱”秩序观的支持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祖嘉合;从道德教育的特点看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徐国超;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善观辨正[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奥古斯丁德性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1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