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集聚方效应”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模式和效果——以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8 12:57
  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导致了外部资源向城市中心集聚,城市中心因而占有了更多资源,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该文以典型集聚区——海淀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效果。该研究对海淀区29所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集聚方效应"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了海淀区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自主发展的思路、总模式以及五种子模式,并分析了"集聚方效应"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该研究以典型的资源集聚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全国其他资源集聚区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资源集聚区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4,(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发展思路
    (一)“一次集聚”铺开“自主发展之路”
    (二)“集聚方效应”助力“协同发展机制”
    (三)发展思路形成
    (四) 独特的经费投入机制产生
二、发展模式
    (一)“整体现代化”模式
    (二)“底层决策”模式
    (三)“应用为导向”模式
    (四)“支撑为导向”模式
    (五)“基础与特色”模式
三、效果与问题
    (一)效果
        1.社会产业集聚为教育信息化带来资源共享优势
        2.集聚区有利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分工
        3.集聚方效应带来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合作创新优势
        4.资源集聚效应提升教育人员素质
        5.信息化变革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
    (二)问题
        1.集聚方效应导致有效辐射的盲区增大
        2.“二次集聚”产生的负面影响亟待解决
        3.关注集聚区教育系统人员的稳定性
        4.技术集聚效应引发技术更新与人员培训脱节
        5.经费预算相对滞后,制约学校信息化建设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 池建宇,姚林青.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8)
[2]技术“极化”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李芒,蔡旻君,吴颖惠,侯兰,马涛.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7)
[3]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的问题与对策[J]. 汪丞,周洪宇.  现代教育技术. 2012(11)
[4]智慧教育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 张进宝,黄荣怀,张连刚.  开放教育研究. 2012(03)
[5]21世纪初期英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J]. 陈仕品,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 2012(02)
[6]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瓶颈及其破解[J]. 张放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6)
[7]从奥巴马政府修订NCLB法看美国教育均衡发展[J]. 张燕军.  外国教育研究. 2011(02)
[8]基础教育阶段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研究[J]. 张虹.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2)
[9]以应用为目的 提高信息化效益[J]. 藤秋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4)
[10]应用不断深入 信息化工作稳步前进[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4)



本文编号:314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4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