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素质·素养:教育价值追求的不同阶段转向
发布时间:2021-04-21 12:22
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定位,是现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元素。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规模化扩大到内涵式提升,从工具性主张到人本理念盛行,从个体素质提高到综合素养培育,对知识、能力、素质、素养的价值取向选择与教育阶段性发展密切相关,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教育体系的完善、全民素养的优劣。我国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可模糊区分为三次转向: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教育超越的初次转向;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教育跃升的再次转型;素质本位向素养本位教育进化的最终追求。只有对教育价值追求进行明确定位,理性分析价值追求各阶段的时代特征,寻求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契合当代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并进行切实的实践,才能实现当代教育的科学转型。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2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初次转向:能力本位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超越
(一) 侧重点由理论到实践
(二) 知识链由单一到复合
(三) 学习体由个体到多元
二、再次转型: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教育的跃升
(一) 对人性本质的回归
(二) 对长远规划的期许
(三) 对综合素质的追求
三、最终追求:素质本位向素养本位教育的进化
(一) 进化方向
1. 明确的指向性
2. 高度的实践性
3. 充分的市场性
(二) 实施路径
1. 教材:经验与体验并重
2. 主体:行为与内在兼顾
3. 课堂:准备与评价同步
4. 教师:专家与工匠共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能力本位走向核心素养——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J]. 王禾玲. 陕西教育(高教). 2018(04)
[2]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J]. 乔为. 职业技术教育. 2017(07)
[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 李鸿.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4)
博士论文
[1]跨界与融合: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研究[D]. 聂强.西南大学 2017
[2]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 张良.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51749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2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初次转向:能力本位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超越
(一) 侧重点由理论到实践
(二) 知识链由单一到复合
(三) 学习体由个体到多元
二、再次转型: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教育的跃升
(一) 对人性本质的回归
(二) 对长远规划的期许
(三) 对综合素质的追求
三、最终追求:素质本位向素养本位教育的进化
(一) 进化方向
1. 明确的指向性
2. 高度的实践性
3. 充分的市场性
(二) 实施路径
1. 教材:经验与体验并重
2. 主体:行为与内在兼顾
3. 课堂:准备与评价同步
4. 教师:专家与工匠共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能力本位走向核心素养——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J]. 王禾玲. 陕西教育(高教). 2018(04)
[2]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J]. 乔为. 职业技术教育. 2017(07)
[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 李鸿.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4)
博士论文
[1]跨界与融合: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研究[D]. 聂强.西南大学 2017
[2]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 张良.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51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5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