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1-04-21 13:58
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主要表现为专业性基础之上的公共性发挥。我国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经历了历史变迁,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日渐式微。其现实表征与原因主要有:由于时间精力的匮乏与空间距离的疏离,乡村教师极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由于社会距离的疏离,中青年一代乡村教师普遍对乡村情感淡漠;乡村民众文化水平提高等因素致使乡村教师失去了文化资本优势。面对诸多困难,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重构的可能路径为:守护乡村教育的公共性,扩展家校合作关系,传承、创生乡村文化。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8,38(2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历史变迁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式微的现状与原因
(一) 乡村教师极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
(二) 中青年一代的乡村教师普遍对乡村情感淡漠
(三) 乡村教师文化资本优势日渐缺失
三、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重构路径
(一) 守护乡村教育的公共性
(二) 扩展家校合作关系
(三) 传承、创生乡村文化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寄宿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基于12省33680名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J]. 李勉,张彩,张丹慧,柯李.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4)
[2]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J]. 刘红艳,常芳,岳爱,王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02)
[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乡村小学超五成为小规模学校[J]. 中国农村教育. 2017(Z1)
[4]重构爱的联结:乡村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情感教育支持[J]. 钟芳芳,朱小蔓.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4)
[5]形塑“文化记忆”:当代教育的文化使命[J]. 邱昆树.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3)
[6]我国新生代乡村教师城市化特征研究[J]. 郑新蓉,王成龙,佟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7]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公共性、可能性与实践性[J]. 余宏亮,吴海涛. 教育学报. 2014(05)
[8]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J]. 狄金华,钟涨宝. 社会学研究. 2014(05)
[9]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农村教师补充困境研究[J]. 王国明,杨赟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03)
[10]论个体化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建设[J]. 吴理财. 探索与争鸣. 2014(01)
本文编号:3151886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8,38(2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历史变迁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式微的现状与原因
(一) 乡村教师极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
(二) 中青年一代的乡村教师普遍对乡村情感淡漠
(三) 乡村教师文化资本优势日渐缺失
三、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重构路径
(一) 守护乡村教育的公共性
(二) 扩展家校合作关系
(三) 传承、创生乡村文化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寄宿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基于12省33680名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J]. 李勉,张彩,张丹慧,柯李.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4)
[2]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J]. 刘红艳,常芳,岳爱,王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02)
[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乡村小学超五成为小规模学校[J]. 中国农村教育. 2017(Z1)
[4]重构爱的联结:乡村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情感教育支持[J]. 钟芳芳,朱小蔓.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4)
[5]形塑“文化记忆”:当代教育的文化使命[J]. 邱昆树.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3)
[6]我国新生代乡村教师城市化特征研究[J]. 郑新蓉,王成龙,佟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7]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公共性、可能性与实践性[J]. 余宏亮,吴海涛. 教育学报. 2014(05)
[8]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J]. 狄金华,钟涨宝. 社会学研究. 2014(05)
[9]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农村教师补充困境研究[J]. 王国明,杨赟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03)
[10]论个体化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建设[J]. 吴理财. 探索与争鸣. 2014(01)
本文编号:3151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5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