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规训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21-04-27 04:37
  把规训理解为利用规范对学生实施训责或教训,以便对其加以控制和操纵是对规训本义的曲解,也是规训被污名化的根本原因。作为一种教育性因素,规训通过纪律规范对学生实施训练,以使其获得纪律精神,培养其内在自控力,从而促进其道德发展,这赋予了规训发展性价值。规训所具有的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价值彰显了其教育意蕴。为较好地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在实施规训时还须做到以下几方面:防止规训被"工具化"、合理确定规训的边界、让学生感受到规训的道德权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规训实施的主体。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规训所具有的发展性价值彰显了其教育意蕴
    (一) 一种主流的观点:规训是对教育的异化
    (二) 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是教育规训的本质要义
二、实现规训发展性价值的若干思考
    (一) 避免规训被“工具化”
    (二) 合理确定规训的边界
    (三) 让学生感受到规训的道德权威
    (四) 依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规训实施的主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规训教育与人的异化——福柯规训理论透视[J]. 王小红,杜学元.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05)



本文编号:3162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62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