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问题青少年人格重塑

发布时间:2021-06-30 10:35
  人格是特定文化熏陶下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由于部分家庭的专制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失范、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青少年错误的认知等,导致一些正常青少年形成问题青少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问题青少年人格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问题青少年人格的路径包括:培育问题青少年形成公正和无私的"正心"人格品质、有理想和有抱负的"笃志"人格品质、立德和敬德的"崇德"人格品质、坚韧和勇敢的"弘毅"人格品质。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问题青少年人格的可行性分析
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问题青少年人格的路径探索
    (一) 培育问题青少年形成公正与无私的“正心”人格品质
    (二) 培育问题青少年形成有理想与有抱负的“笃志”人格品质
    (三) 培育问题青少年形成立德与敬德的“崇德”人格品质
    (四) 培育问题青少年形成坚韧、勇敢的“弘毅”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成年犯罪的个性特征及预防策略[J]. 苏春景,杨虎民.  教育研究. 2017(12)
[2]双预机制视角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的原则与路径[J]. 苏春景,杨虎民.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0)
[3]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 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1)
[4]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精神气象[J]. 吴亚林,王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1)
[5]说“弘毅”与人格修养[J]. 张传燧.  中国德育. 2014(20)
[6]“正心”乃立德之本[J]. 于建福,于超.  中国德育. 2014(20)
[7]“笃志”教育的两大命题[J]. 潘小春.  中国德育. 2014(20)
[8]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J]. 杨秀莲.  教育研究. 2006(12)
[9]文化与人格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向[J]. 蒋京川.  国外社会科学. 2005(05)



本文编号:3257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57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