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8:15
本文关键词: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谥文正,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及教育家。作为政治家,他为政一方,造福乡里,立身朝堂,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心忧天下,主持庆历新政,整肃吏治。作为军事家,他临危受命,选拔优秀军事人才,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挽国家于危急时刻。作为文学家,范仲淹倡导文学改革,他不仅积极选拔举荐人才,而且在主持应天府书院及后来担任考官时极力推广文学改革,并以身作则,写出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如《岳阳楼记》,其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他的立身写照,也是激励士人情怀的千古名句。然而,作为教育家的范仲淹却往往被人忽视,其教育行为常常被归到其政绩里面。范仲淹一生执着于教育,重视学校教育,他认为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教育改革可以改变士风,进而可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不管是就职地方,还是戍边西北,或者是执政朝堂,甚至是丁忧还乡,范仲淹始终没有放下教育。他不但积极兴建地方学校,延聘名儒讲学,而且还亲自执教,并根据自己的实践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 范仲淹一生重视教育,并身体力行推进教育的发展。范仲淹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与其政治活动密不可分,范仲淹的教育家身份往往被其绚烂夺目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身份所掩盖,甚至在诸多中国教育史著作中难以查到范仲淹的名字,需要从中一点点梳理出来。 本文以范仲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系统梳理范仲淹一生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与意义,现阶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等问题。第二部分从范仲淹所生活的北宋社会背景以及范仲淹个人成长以及性格因素阐述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详细阐述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的三方面内容:学校教育改革的作用、目的和内容,科举改革的建议、以及教师素质。第四部分系统梳理与总结范仲淹教育改革的实践历程:兴办地方学校,主要列举了其从政初期的兴化兴学,地位崇高、声名显赫时的苏州兴学,戍边时的悹州兴学,以及庆历改革失败、处于人生低谷期的延州兴学;执掌应天府书院,概括了应天府书院的发展历程,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关系,以及范仲淹在书院进行的改革;庆历兴学则是范仲淹一生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在庆历兴学中,范仲淹不仅在各地方提倡兴办地方官学,而且整顿了太学,提出了改革科举的具体措施;范仲淹最值得称道并具有开创意义的就是创办了范氏义学,使义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推广,并延续八百多年。第五部分对范仲淹教育改革在北宋的影响作出分析,并说明其仍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范仲淹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思想 教育改革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9-10
- 1.1.1 选题缘由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4
- 1.2.1 范仲淹研究现状10-13
- 1.2.2 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14-17
- 第2章 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17-25
- 2.1 社会背景17-20
- 2.1.1 北宋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17-19
- 2.1.2 重科举轻学校的社会风气19-20
- 2.2 个人经历20-25
- 2.2.1 少年孤苦,坚信教育成才21-22
- 2.2.2 心忧天下,劝学育才辅政22-25
- 第3章 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25-31
- 3.1 论学校教育改革25-27
- 3.1.1 教育改革的作用25-26
- 3.1.2 教育改革的目的26-27
- 3.1.3 教育改革的内容27
- 3.2 论科举制度改革27-28
- 3.3 论教师素质28-31
- 第4章 范仲淹教育改革的实践31-47
- 4.1 兴办地方学校,改变当地教育风气31-33
- 4.1.1 兴化兴学31-32
- 4.1.2 苏州兴学32
- 4.1.3 延州兴学32
- 4.1.4 悹州兴学32-33
- 4.2 执掌应天府书院,推行书院改革33-39
- 4.2.1 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33-35
- 4.2.2 应天府书院改革35-39
- 4.3 主持庆历兴学,全面改革教育39-42
- 4.3.1 庆历兴学的背景39-40
- 4.3.2 庆历兴学的主要措施40-42
- 4.4 首创范氏义学,推广教育福利42-47
- 4.4.1 义学发展概况42-44
- 4.4.2 范氏义学44-47
- 第5章 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47-53
- 5.1 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对北宋的影响47-50
- 5.1.1 兴学之风的发展47-48
- 5.1.2 士风、世风的转变48-49
- 5.1.3 引领宋学的勃兴49
- 5.1.4 文学改革49-50
- 5.2 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50-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1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国强;;范仲淹文化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与方略[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郭学信;论范仲淹的儒家风范[J];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3期
3 黄新宪;;范仲淹对北宋教育的贡献[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4 李存山;;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杨国宜;;简论范仲淹的民本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洪本健;庆历新政人士和北宋散文的发展[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7 文娟;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J];兰州学刊;2005年01期
8 刁维国;;北宋教育改革家范仲淹的治学兴学思想[J];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9 刘洪生;;20世纪以来范仲淹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刘洪生;;范仲淹与应天府的不解情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云筝;宋代外交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