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学习理论视阈下插图对学生认知学习的影响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09 18:57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人们经常用插图来呈现学习内容。根据多媒体学习理论,插图是在图像工作记忆中加工后整合到图像表征中,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学习的效果。根据多媒体学习理论,有无插图、不同性质的插图、不同功能的插图、不同位置的插图都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同时,双通道原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原理和主动加工原理都阐释了多媒体学习理论视阈下插图对学生认知学习的影响机制。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2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1双通道模型(二)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原理
容量是有限的〔9〕。如果两种类型的材料在多媒体中同时呈现,那么在每个通道中处理的信息容量就是有限的。梅耶认为,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工作记忆系统中进行。工作记忆的主要特征为:工作记忆有两种加工通道,分别是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工作记忆容量有限,7±2个信息单位;工作记忆同时进行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来自瞬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后进入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另一方面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与情境有关的已有知识〔10〕。巴德利(Baddeley)将工作记忆系统分成四部分,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四成分模型(如图2)。其中,中央执行系统能抑制无关信息,促使注意力集中在相关信息上。当复杂任务出现时,中央执行系统能够在各个部分之间不断转换并进行实时监控;在言语词汇获得方面,语言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存储并复述相关的言语信息;视觉空间模板主要是对视觉图像信息进行保持与加工;情境缓冲器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将完整的事件或情境保存起来〔11〕。由此模型可知,如果多媒体材料所呈现的信息需要启用多种通道,那么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两种工作记忆,这样一来,工作记忆的容量就会增加,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和保持就会提高。图2四成分模型(三)主动加工原理学生有自身的认知基础和发展特点,有独特的认识方式和发展规律,因此能够进行主动学习〔12〕。当学生面对所呈现的学习材料时,就会努力将其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相互一致的心理表征,这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认知加工当中〔13〕。这种参与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选择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然后将选好的两种信息组织成相互关联的语言和视觉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自身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进行整合。威特洛克(Wittrock)根据生
识与其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整合;第三阶段是建构完成和意义生成阶段,即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建立新的心理表征,从而完成学习材料的意义生成。根据上述理论,梅耶构建了“多媒体学习的生成理论”模型〔15〕(如图3)。梅耶认为,学习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构建,学生只有学会积极地处理听觉和视觉通道中的大量信息,并主动对其进行加工,才能增大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图3多媒体学习的生成理论模型三、启示与建议(一)在教学设计中,使用双重表征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梅耶认为,有意义学习的突出特征是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均具有较高水平,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正是多媒体设计的核心目标。这种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信息种类形成相应表征并在二者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结。将新知识以文本和插图的形式同时呈现给学生,使得言语表征和图像表征就可以同时保存在他们的工作记忆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两种表征之间建立起心理联系,而且可以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二)在插图选取中,运用认知类型的插图建立形象联系趣味型插图与文字内容无关但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它对学习效果不仅没有积极影响,反而会降低学生的记忆、迁移测验成绩;认知型插图是对抽象文字的具体形象化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信息的内部联系,组建头脑中的因果链,形成一致化的心理表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选择合适的插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在教学过程中,文字和插图同时呈现,避免出现“注意力分离效应”梅耶的研究发现,在多媒体学习中,同时呈现插图和与之对应的文字解释,其学习效果要优于二者分离出现。这是因为无论空间位置上还是在呈现时间上,文字和插图的集中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2)
[2]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 张宪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3]多媒体学习中图片的研究综述[J]. 林丰芬.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4]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教学呈现原则探讨[J]. 王文智. 远程教育杂志. 2009(02)
[5]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多媒体学习研究[J]. 王美,何美,鲍贤清.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04)
[6]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及其定律——对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综述[J]. 闫志明.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6)
[7]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J]. 刘儒德,赵妍,柴松针,徐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硕士论文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D]. 章卉.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梅耶多媒体学习理论的高校多媒体教学对策研究[D]. 王倩.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4306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2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1双通道模型(二)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原理
容量是有限的〔9〕。如果两种类型的材料在多媒体中同时呈现,那么在每个通道中处理的信息容量就是有限的。梅耶认为,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工作记忆系统中进行。工作记忆的主要特征为:工作记忆有两种加工通道,分别是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工作记忆容量有限,7±2个信息单位;工作记忆同时进行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来自瞬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后进入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另一方面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与情境有关的已有知识〔10〕。巴德利(Baddeley)将工作记忆系统分成四部分,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四成分模型(如图2)。其中,中央执行系统能抑制无关信息,促使注意力集中在相关信息上。当复杂任务出现时,中央执行系统能够在各个部分之间不断转换并进行实时监控;在言语词汇获得方面,语言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存储并复述相关的言语信息;视觉空间模板主要是对视觉图像信息进行保持与加工;情境缓冲器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将完整的事件或情境保存起来〔11〕。由此模型可知,如果多媒体材料所呈现的信息需要启用多种通道,那么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两种工作记忆,这样一来,工作记忆的容量就会增加,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和保持就会提高。图2四成分模型(三)主动加工原理学生有自身的认知基础和发展特点,有独特的认识方式和发展规律,因此能够进行主动学习〔12〕。当学生面对所呈现的学习材料时,就会努力将其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相互一致的心理表征,这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认知加工当中〔13〕。这种参与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选择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然后将选好的两种信息组织成相互关联的语言和视觉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自身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进行整合。威特洛克(Wittrock)根据生
识与其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整合;第三阶段是建构完成和意义生成阶段,即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建立新的心理表征,从而完成学习材料的意义生成。根据上述理论,梅耶构建了“多媒体学习的生成理论”模型〔15〕(如图3)。梅耶认为,学习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构建,学生只有学会积极地处理听觉和视觉通道中的大量信息,并主动对其进行加工,才能增大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图3多媒体学习的生成理论模型三、启示与建议(一)在教学设计中,使用双重表征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梅耶认为,有意义学习的突出特征是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均具有较高水平,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正是多媒体设计的核心目标。这种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信息种类形成相应表征并在二者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结。将新知识以文本和插图的形式同时呈现给学生,使得言语表征和图像表征就可以同时保存在他们的工作记忆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两种表征之间建立起心理联系,而且可以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二)在插图选取中,运用认知类型的插图建立形象联系趣味型插图与文字内容无关但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它对学习效果不仅没有积极影响,反而会降低学生的记忆、迁移测验成绩;认知型插图是对抽象文字的具体形象化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信息的内部联系,组建头脑中的因果链,形成一致化的心理表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选择合适的插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在教学过程中,文字和插图同时呈现,避免出现“注意力分离效应”梅耶的研究发现,在多媒体学习中,同时呈现插图和与之对应的文字解释,其学习效果要优于二者分离出现。这是因为无论空间位置上还是在呈现时间上,文字和插图的集中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2)
[2]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 张宪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3]多媒体学习中图片的研究综述[J]. 林丰芬.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4]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教学呈现原则探讨[J]. 王文智. 远程教育杂志. 2009(02)
[5]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多媒体学习研究[J]. 王美,何美,鲍贤清.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04)
[6]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及其定律——对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综述[J]. 闫志明.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6)
[7]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J]. 刘儒德,赵妍,柴松针,徐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硕士论文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D]. 章卉.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梅耶多媒体学习理论的高校多媒体教学对策研究[D]. 王倩.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4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7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