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课程政策研究 ——对“课程共有”的理论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14 11:41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结构的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和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世界各国的课程政策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类型的课程政策决定着课程权力分配不同方式和不同需要的满足程度,并最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层次。因此,是实行集权型课程政策,还是实行分权型课程政策,也就是说,课程权力是以中央政府所有为主,还是以地方政府或学校所有为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课程政策时都会碰到的问题。如何既保持集权型课程政策与分权型课程政策各自的优点并克服它们各自的不足,这需要在课程政策的设计与制定过程中引入新的课程权力分配方式、新的课程政策价值观以及新的课程政策制定模式。本文提出了“课程共有”的这一新的概念,旨在寻求一种反映社会变革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这样一种新的方式、观念和模式,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指的是课程权力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国家、地方以及学校都能够拥有明确的课程权力并保持一定的张力,第二,指的是一种“超越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即超越以“统一论”、“适应论”和“特...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缘起、问题与思路
    一、 缘起
        (一) 课程政策研究亟待关注
        (二) 课程改革与课程政策的关系
        (三) 发挥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
    二、 问题的提出
        (一) 中外课程政策发展中的两极融合走势
        (二) 什么是“好”的课程政策制定思路
    三、 论文的思路
第一章 课程政策的历史分析
    一、 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
        (一) 课程政策定义
        (二) 课程政策本质
        (三) 课程政策载体
    二、 实际的课程政策:中国的历程与国际的视野
        (一) 中国当代课程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二) 课程政策的主要类型及代表国家
        (三) 主要国家课程政策的比较研究
    三、 课程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
        (一) 课程权力的集中与分散
        (二) 课程权力分配的合情与合理
        (三) 课程权力的分享与共有
第二章 课程政策的价值分析
    一、 价值基础与课程政策
        (一) 课程政策研究价值基础的理论探讨
        (二) 课程政策价值基础的制约因素分析
        (三) 课程政策制定价值基础的确认与实现
    二、 不同课程权力类型下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一) 统一论:中央集权型课程政策的价值观
        (二) 适应论:地方分权型课程政策的价值观
        (三) 特色论:学校自主决策型课程政策的价值观
    三、 理想课程政策的基本价值标准
        (一) 学科、社会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统一
        (二) 国家、地方与个人利益要求的协调
第三章 课程共有:课程政策的理想模式
    一、 课程共有: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权力分配方式
        (一) 定性与定位
        (二) 具体分配内容
        (三) 基本原则
    二、 课程共有: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一) 作为实践的价值观
        (二) 作为反思的价值意识、开放精神和民主决策的作风
        (三) 作为更新的价值观--超越论
    三、 课程共有: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政策制定模式
        (一) 实施不同课程政策类型的效果比较
        (二) 课程政策制定模式的转变
第四章 课程共有的可行性分析
    一、 前提条件:超越集权与分权的二元对立思维
        (一) 变控制为参与
        (二) 变寻求差异为寻求共识
        (三) 变两极思维为共有思维
    二、 关键措施:强化、优化课程权力的表达能力
        (一) 强化教师、学生及家长课程权力的表达
        (二) 加强地方和学校课程权力的表达
        (三) 优化课程专家课程权力的表达
    三、 现实基础:课程共有的可行性条件
        (一) 政治与文化条件
        (二) 经济与技术条件
        (三) 法律与行政条件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本文编号:3284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84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