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

发布时间:2021-11-01 05:54
  以往教学美的理论研究存在着种种局限性,表现为教学美的功利主义取向、教之美取向以及以真为美取向,其实质是对美的先在实体化的理解,把美看成事物的客观属性或规律,也是外塑教育观的反映。追根溯源即在于本质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它把审美活动视为一种认识活动。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违美现象,表现为教学的唯“认识”性、非生活化、功利性、教学目的的外在性、教学过程的机械性和封闭性、师生的主体性被束缚等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认识论思维方式的局限、人性论的选择偏失、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制度化社会、制度化教育对人的控制和规约,对生命的桎梏和戕害。由此反映了以往的教学美学观漠视人的生命,把美看成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物,而没有认识到美与人的生命的内在联系,以及美对于教学的存在论意义。 其实,美本是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发现”生命的愉悦,是人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实现。美不是确定化的客观实在物,也不是人的主观情感,它是主客交融而形成的新质,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教学不应该仅仅以美为工具,而更应该以审美的方式存在。从审美被作为教学的手段到教学以审美...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生命的失落——教学美的批判
    一、 学理的批判:教学美理论研究的反思
        (一) 教学美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
        (二) 教学美理论研究的局限
            1. 研究取向与困境
            2. 困境的实质
            3. 困境的根源
    二、 事理的批判:教学实践的违美现象剖析
        (一) 教学实践中违美现象描述
            1. 唯认识性
            2. 非生活化
            3. 功利性
            4. 能动性的桎梏
            5. 内在价值的失落
            6. 生命活力的窒息
        (二) 教学实践中的违美现象归因
            1. 认识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
            2. 人性论及其选择的偏失
            3. 文化源及其消极流变
            4. 社会观及其负面影响
            5. 制度化教育的规训
第二部分 生命的观照——美的教学观的建构
    一、 对美的追寻
        (一) 生命的内在需要
        (二) 美好人生的渴望
        (三) 社会发展的呼唤
        (四) 教育自身的诉求
    二、 美与生命:一种人生的境界
        (一) 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1. 生命的“活性”
            2. 生命的生成性
            3. 生命的主动性
            4. 生命的自组织
        (二) 对美的重新理解
            1. 人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
            2. “发现”生命的愉悦
            3. 自由生命的精神实现
    三、 美与教学:教学以审美的方式存在
        (一) 换一种视域解读教学
        (二) 以审美方式存在的教学
        (三) 生命与生命对话的教学
            1. 教学的生命特性
            2. 生命的契合
            3. 生命的对话
        (四) 在审美中体验生命的教学
            1. 体验与审美体验
            2. 生命及其意义的体验
            3. 以审美体验为过程和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 走向生命——美的教学的实现条件
    一、 培养富有生命活力的审美人格,让教学充满活力
        (一) 富有生命活力的审美人格的培养
            1. 培养积极的生活心态
            2. 培养丰富健康的生命情感
            3. 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
            4. 培养审美意识和能力
        (二) 让教学成为富有生命情态的活动
    二、 开发知识的生命信息,沟通美的生活世界
        (一) 开发生命信息,使知识展现生命姿态
        (二) 沟通知识与儿童已有经验和成长需要的联系
        (三) 沟通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联系
    三、 在充满活力的教学中层开审美体验
        (一) 让教学过程成为富有生命姿态的活动系统
            1. 活动主体的多向互动性
            2. 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
            3. 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二) 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1. 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2. 唤起回忆,诱发想象
            3. 激发情感,引导移情
            4. 引发反思,加深理解
    四、 教师的自我整体性提升
        (一) 教师职业观的生命性提升
            1. 对教师职业观的反思
            2. 教师职业观的提升
        (二) 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 教师教育智慧的培养
    五、 教学审美场的营造:关于爱、自由、平等
        (一) 爱的氛围
        (二) 自由的氛围
        (三) 平等的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 杨启亮.  课程.教材.教法. 2002(12)
[2]论个人自由在教化中的地位[J]. 金生鈜.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11)
[3]体验语文:一种教学方法论的解释[J]. 杨启亮.  语文教学通讯. 2002(19)
[4]“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J]. 金生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4)
[5]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10)
[6]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05)
[7]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  教育研究. 1994(12)



本文编号:346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6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