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移动互联时代下直播教学模式构建与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2 18:28
  直播教学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技术来开展学与教活动,具有虚实融合、即时互动和开放参与等特点,成为了移动互联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分析直播教学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成性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和系统性原则进行直播教学模式设计,并从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对该模式进行阐释,最后以"五项修炼"直播课为案例分析该模式的具体设计,以期推动直播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18,39(2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移动互联时代下直播教学模式构建与案例分析


课程单

群图,单图,推送,课程


〉?‘上麦’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下次表现更好”;“这次直播过程中没有好好听课,只能过后看回放,下次要好好听了”。(三)直播教学评价阶段在四次直播课结束后,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直播课程进行效果分析。首先,对学习者参与情况分析,如图6和图7所示,主要考虑直播参与人次与总观看人次以及直播课堂互动与学习群互动情况。从CCtalk直播平台的数据来看,直播参与人次虽有波动,但直播课的平均参与人次保持在478次,与此同时,每次直播课的总观看人次是直播参与人次的两倍甚至图2课程单图3直播互动图4学习群图5资源推送表3“如何利用好手机开展课堂互动”的活动内容设计内容要点互动问题具体内容展示和分享教师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手机进行展示和分享?1.用手机遥控PPT2.用手机操作大屏幕(remotemouse)3.演示手机上的某款应用程序的操作流程4.呈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出的手写版作品5.在课堂上直接展示手机上的资源6.在课堂上展示基于手机APP的竞赛互动和协作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手机开展师生、生生互动?1.手机进课堂的缘由与意义2.介绍基于手机的课堂互动工具,包括问卷星、umu、雨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3.运用手机开展课堂互动的效果分析,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群图,单图,推送,课程


〉?‘上麦’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下次表现更好”;“这次直播过程中没有好好听课,只能过后看回放,下次要好好听了”。(三)直播教学评价阶段在四次直播课结束后,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直播课程进行效果分析。首先,对学习者参与情况分析,如图6和图7所示,主要考虑直播参与人次与总观看人次以及直播课堂互动与学习群互动情况。从CCtalk直播平台的数据来看,直播参与人次虽有波动,但直播课的平均参与人次保持在478次,与此同时,每次直播课的总观看人次是直播参与人次的两倍甚至图2课程单图3直播互动图4学习群图5资源推送表3“如何利用好手机开展课堂互动”的活动内容设计内容要点互动问题具体内容展示和分享教师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手机进行展示和分享?1.用手机遥控PPT2.用手机操作大屏幕(remotemouse)3.演示手机上的某款应用程序的操作流程4.呈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出的手写版作品5.在课堂上直接展示手机上的资源6.在课堂上展示基于手机APP的竞赛互动和协作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手机开展师生、生生互动?1.手机进课堂的缘由与意义2.介绍基于手机的课堂互动工具,包括问卷星、umu、雨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3.运用手机开展课堂互动的效果分析,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手机直播+教育模式初探[J]. 赵爱霞,左路平.  电视研究. 2017(05)
[2]“直播+教育”:“互联网+”学习的新形式与价值探究[J]. 刘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1)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 何克抗,刘春萱.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2)
[4]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 李祎,涂荣豹.  教育研究. 2007(01)
[5]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 周国梅,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02(02)
[6]基于问题式学习[J]. 张建伟.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03)



本文编号:3472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72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