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教学检视——逻辑起点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1-11-04 04:56
改革"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教学需要对理论的特性及理论教学的方法论有深刻的认识,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对"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本质与行为的思考。"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是实现对"教育"的理解,是不断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教育评论"的过程。"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要以建构主义为基础,重组学生经验,借助常识进行理论学习,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品质。要实现对"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尝试以下做法:重组教学过程:以"思维方式训练"代替"对知识、结论的期待";革新案例教学形式:以"案例建构理论"模式代替"案例佐证理论"教学模式;改变作业价值和态度,以"反思教育"代替"成绩考察";引入"自我""身证""心证"等课堂论证方式。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的性格特征及其学习方法论
(一) “理论”的性格特征
1.“理论”是对经验现象和事实的科学界说与系统解释
2.“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命题
3.“理论”随着对经验事实的再证实而得以修正
(二) “理论”学习的方法论
1. 从问题出发修正或重构理论
2. 探究理论隐含的基本假设
3. 理解科学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方法
4. 理解把握概念及体系
5. 尝试对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6. 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
二、“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 还原“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本质
1.“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是实现对“教育”的理解
2.“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是解决学生的价值问题的过程
3.“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是带领学生参与“教育评论”的过程
(二) 定位“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起点
1. 重组学生经验
2. 借助常识进行教学
3. 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中的问题
4. 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品质
三、“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 重组教学过程:以“思维方式训练”代替“对知识、结论的期待”
(二) 革新案例教学:以“案例建构理论”代替“案例佐证理论”
(三) 改变作业的价值:以“反思教育”代替“成绩考察”
(四) 引入“自我”“身证”“心证”等论证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术批评[J]. 张茂泽. 学术界. 2001(02)
本文编号:3475050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的性格特征及其学习方法论
(一) “理论”的性格特征
1.“理论”是对经验现象和事实的科学界说与系统解释
2.“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命题
3.“理论”随着对经验事实的再证实而得以修正
(二) “理论”学习的方法论
1. 从问题出发修正或重构理论
2. 探究理论隐含的基本假设
3. 理解科学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方法
4. 理解把握概念及体系
5. 尝试对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6. 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
二、“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 还原“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本质
1.“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是实现对“教育”的理解
2.“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是解决学生的价值问题的过程
3.“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是带领学生参与“教育评论”的过程
(二) 定位“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起点
1. 重组学生经验
2. 借助常识进行教学
3. 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中的问题
4. 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品质
三、“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 重组教学过程:以“思维方式训练”代替“对知识、结论的期待”
(二) 革新案例教学:以“案例建构理论”代替“案例佐证理论”
(三) 改变作业的价值:以“反思教育”代替“成绩考察”
(四) 引入“自我”“身证”“心证”等论证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术批评[J]. 张茂泽. 学术界. 2001(02)
本文编号:3475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7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