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数字中国建设的教育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6 19:49
  当今世界"互联网+"异军突起,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国家致力于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意义重大。建设数字中国需要不同行业的参与,"互联网+"教育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下的教育要确立建设主体,培育教育媒体责任感,强化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培育"互联网+"学习者,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中国、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的积极功能,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也需要防止因为技术伦理问题而可能出现的数字技术给社会造成的伤害。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建设数字中国的教育责任定位
    (一) 明确数字中国建设中的教育责任分担
    (二) 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分解与教育辨识
    (三)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拓展的理性分析
二、“互联网+”教育对数字中国建设的独特意蕴
    (一) “数字中国”建设问题是国家大数据发展问题
    (二) “互联网+”教育把关大数据发展方向
    (三) “互联网+”教育培养人们的大数据批判思维
    (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三、建设数字中国的“互联网+”教育方案
    (一) 确立“互联网+”教育建设主体, 将建设落实到具体人员
    (二) 培育“互联网+”教育媒体的责任感,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三) 强化“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重视能力转换落实
    (四) 培育“互联网+”学习者, 提高社会整体数字水平
    (五) 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 构筑教育资源数字化高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治理法治化的正当性、路径及建议[J]. 徐家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2]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战略[J]. 黄俭.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3]论大数据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J]. 任一明,贾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4]日本教育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访日本教育媒体研究学会会长铃木·克明教授[J]. 钱研,陈晓慧,李馨,赵云建.  中国电化教育. 2015(12)
[5]数字教育解读[J]. 汪基德,朱书慧.  数字教育. 2015(01)
[6]公民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 陈晓慧,刘铁珊,赵鹏.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4)
[7]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 顾明远.  教育研究. 2012(09)
[8]什么是责任?[J]. 汉斯·兰克,唐菏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教育技术本质分析[J]. 陈晓慧,高铁刚.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0)
[10]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J]. 孙小礼.  科学学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499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99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