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品味、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2:1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品味、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品味是指引发、增强、延长积极体验的能力和相应的加工过程。与处理负性事件的应对方式相比,调节积极体验的品味,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探讨我国大学生品味的发展水平和影响机制,对促进大学生品味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修订后的品味信念量表、自尊量表和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施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修订后的品味信念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期待未来、品味当下和回忆过去,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6,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32-0.780;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的各项拟合指标比较理想。 (2)我国大学生的品味状况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方面,女生的回忆过去维度得分、品味当下维度得分和品味总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专业方面,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品味当下维度得分与品味总分显著高于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在生源地方面,生活在城镇的大学生品味当下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品味当下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是否班干部方面,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期待未来维度得分、品味当下维度得分和品味总分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在不同年级方面,品味总分及其各维度并没有统计学差异。 (3)大学生品味的三个维度以及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品味各维度以及总分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4)品味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加入自尊之后,品味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减小,统计分析表明品味通过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品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品味 自尊 主观幸福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12
  • 2 文献综述12-22
  • 2.1 品味12-17
  • 2.1.1 品味的概念12-13
  • 2.1.2 品味的分类13-15
  • 2.1.3 品味的测量15-16
  • 2.1.4 品味的现状研究16-17
  • 2.2 自尊17-18
  • 2.2.1 自尊的概念17
  • 2.2.2 自尊的测量17-18
  • 2.3 主观幸福感18-19
  • 2.3.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18
  • 2.3.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18-19
  • 2.4 品味、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9-22
  • 2.4.1 品味与自尊的关系19-20
  • 2.4.2 品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20
  • 2.4.3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20-22
  • 3 问题的提出22-26
  •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22-23
  • 3.1.1 国内关于品味的测量工具较为单一22
  • 3.1.2 国内关于品味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22
  • 3.1.3 缺乏品味的作用机制研究22-23
  • 3.2 研究目的23
  • 3.3 研究内容23
  • 3.4 研究程序23-24
  • 3.5 研究假设24
  • 3.6 研究意义24-26
  • 3.6.1 理论意义24-25
  • 3.6.2 实践意义25-26
  • 4 研究一:品味信念量表的修订26-36
  • 4.1 研究目的26
  • 4.2 研究方法26-27
  • 4.2.1 研究对象26
  • 4.2.2 研究工具26
  • 4.2.3 数据处理26
  • 4.2.4 研究程序26-27
  • 4.3 品味信念量表的预测27-31
  • 4.3.1 预测样本27-28
  • 4.3.2 项目分析28-29
  • 4.3.3 探索性因素分析29-31
  • 4.4 问卷正式施测31-36
  • 4.4.1 被试选取31
  • 4.4.2 探索性因素分析31-33
  • 4.4.3 问卷的信度分析33-34
  • 4.4.4 问卷的效度分析34-36
  • 5 研究二:大学生品味的现状研究36-42
  • 5.1 研究目的36
  • 5.2 研究方法36
  • 5.2.1 研究被试36
  • 5.2.2 研究工具36
  • 5.2.3 统计方法36
  • 5.3 研究结果36-42
  • 5.3.1 大学生品味的总体状况分析36-37
  • 5.3.2 大学生品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分析37
  • 5.3.3 大学生品味在专业方面的差异分析37-38
  • 5.3.4 大学生品味在生源地的差异分析38
  • 5.3.5 大学生品味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分析38-39
  • 5.3.6 大学生品味在是否班干部方面的差异分析39-40
  • 5.3.7 大学生品味在年级方面的差异分析40-42
  • 6 研究三:大学生品味、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42-46
  • 6.1 研究目的42
  • 6.2 研究方法42-43
  • 6.2.1 研究被试42
  • 6.2.2 研究工具42-43
  • 6.2.3 统计方法43
  • 6.3 研究结果43-46
  • 6.3.1 品味、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43
  • 6.3.2 自尊在品味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43-46
  • 7 分析与讨论46-52
  • 7.1 品味信念量表的修订46-47
  • 7.2 大学生品味的现状47-49
  • 7.2.1 大学生品味的总体状况分析47
  • 7.2.2 大学生品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分析47
  • 7.2.3 大学生品味在专业方面的差异性分析47-48
  • 7.2.4 大学生品味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性分析48
  • 7.2.5 大学生品味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性分析48
  • 7.2.6 大学生品味在否班干部方面的差异性分析48
  • 7.2.7 大学生品味在年级方面的差异性分析48-49
  • 7.3 自尊在品味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49-50
  • 7.3.1 品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49
  • 7.3.2 品味与自尊的关系49
  • 7.3.3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49-50
  • 7.3.4 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50
  • 7.4 建议50-52
  • 8 结论与展望52-54
  • 8.1 研究结论52
  • 8.2 研究创新52-53
  • 8.3 不足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62
  • 附录 A 品味信念量表58-59
  • 附录 B 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59-61
  • 附录 C 自尊量表61-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伙胜;;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品味美术的魅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2 郭怀玲;;运用品味法教好散文[J];文学教育(下);2008年12期

3 李来素;;立足“悲”字,化“悲”为美——浅谈悲剧性课文的教学[J];语文学刊;2014年10期

4 朱强;;在比较中品味语言的独特韵味[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年04期

5 曾鹏瑞;;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11年15期

6 张日;;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了文化——以《赤壁赋》教学为例,谈引导学生品味传统名篇的文化味[J];语文学刊;2011年04期

7 查蓉娟;;读出英语精彩,提升运用技能——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元化阅读运用[J];考试周刊;2013年78期

8 谢晓云;;“四两”也可“拨千斤”——发掘虚词在语境中的潜力[J];语文建设;2013年13期

9 侯祥敏;;氤氲乡愁,弥漫课堂——《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案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年Z2期

10 熊亚萍;木叶·落红·西风[J];语文建设;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汇;;以“导入”搭建课堂德育平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射阳县码头小学 吉云;在研读比较中品味语言[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盖艺强;几许欣慰 几点思考[N];盘锦日报;2009年

3 无锡市洛社中学 刘丹;用好课堂拓展的“魔棒”[N];江苏教育报;2012年

4 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吴春晓;职中数学中的拓展教学[N];四川科技报;2010年

5 冯霞;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品味、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2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