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儿童期亲子分离对大学生孤独抑郁和适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10 17:49
  目的探讨亲子分离经历对大学生成年后孤独、抑郁和适应的影响,为改善成年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整群抽取的江西省2所高校1 2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孤独感因子得分(44.97±7.59)高于无经历组(43.70±7.75)(t=2.88,P<0.01),抑郁因子得分(22.97±13.21)与无经历组(22.86±1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适应各个因子上,仅人际关系适应维度得分(34.16±5.73)低于无经历组(34.91±5.46)(t=-2.35,P<0.05),其他维度得分与无经历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期亲子分离经历会影响个体成年后的孤独和人际关系适应状况。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8,39(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自编个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1.2.2 UCLA孤独感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
        1.2.3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 Depression Scale, CES-D)
        1.2.4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CSAS) [20]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有无分离经历大学生孤独、抑郁和适应比较
    2.2 不同生源地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孤独、抑郁和适应得分比较
    2.3 亲子分离年龄对有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孤独、抑郁和适应的影响
    2.4 亲子分离时长对有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孤独、抑郁和适应的影响
    2.5 亲子分离类型对有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孤独、抑郁和适应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分离年龄对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影响:家庭功能的调节[J]. 彭运石,胡昆,王玉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2]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的元分析[J]. 于增艳,赵阿勐,刘爱书.  心理学报. 2017(01)
[3]劳动力迁移、亲子分离与青少年犯罪[J]. 陈刚.  青年研究. 2016(02)
[4]儿童期亲子分离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攻击性影响[J]. 李艳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5]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与应付方式关系[J]. 缪丽珺,徐小芳,盛世明.  中国公共卫生. 2015(03)
[6]家庭气氛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外向性与自尊的中介[J]. 范兴华,方晓义,张尚晏,陈锋菊,黄月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4)
[7]农村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J]. 韩黎,李茂发.  中国学校卫生. 2014(03)
[8]亲子分离经历医学生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现状[J]. 祝亚丽,张宁.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2)
[9]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J]. 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4)
[10]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J]. 曾晓强,张大均.  心理学探新. 2010(04)



本文编号:3533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33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