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教育哲学解决了什么教育议题
发布时间:2021-12-15 18:52
20世纪60年代,分析的教育哲学同时在英美异军突起,不仅在方法论上提升了教育哲学的学术性,也具体形塑了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教育观,一度成为西方战后的主流教育思想。对此,海峡两岸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阐释。本文希望能直入其中,借此引出重要的学术议题和成果,使华人世界更能领略其学术主张内涵。作者认为教育分析前期的基本主张,包括厘清教育理论之实践性质、坚持教育之内在价值、自主性的教育目的、重视知识形式的教育内容、理性教育方法涉及的课程、教学、道德教育等方面;教育分析后期对教育政策争议的哲学探讨,也有许多原创性的贡献。教育分析哲学近年来当然也免不了受到诸如多元文化、女性主义、欧陆后现代、后结构主义及马克思批判教育学之批评,在吸纳之余,它依然保持其竞争性之活力并持续发挥影响力。华人世界若能进一步梳理当年分析典范之众文献,将能扩大吾人视野,提升教育哲学学术及指引实践之双重目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3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绪言
二、华人世界的引介
(一) 台湾地区
(二) 中国大陆
三、分析前期的成果
(一) 教育理论、实践的相关讨论
1. 教育学之理论基础
2. 赫斯特与奥康纳对教育理论性质之辩
3.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
(二) 建构精确的教育哲学
1. 心理学与教学
2. 伦理学与德育
(三) 理性的教育或教学理论
1. 教育目的:自主性
2. 教育内容:博雅教育
3. 教育方法
四、批判与后期反思
(一) 教育分析本身之反思
1. 亚里士多德实践取向之反思
2. 政治哲学与教育概念之深化
3. 席格坚持理性之传统
(二) 教育分析哲学外之挑战
1. 亚里士多德概念之深化
2. 欧陆思潮之复苏
五、结语:华人的借镜与挑战
(一) 分析的教育哲学确实深入讨论诸了多教育议题
(二) 以分析为基础, 超越分析
(三) 教育哲学扮演学科整合与反思教育研究之功能
(四) 捍卫及反思理性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哲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范式之关系[J]. 简成熙. 教育学报. 2017(04)
[2]哲学之为教育——后期维特根斯坦论哲学与教育[J]. 张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理性与主体性的多元思考:从现代到后现代[J]. 简成熙. 求是学刊. 2013(06)
[4]分析教育哲学在中国[J]. 王海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5)
[5]英国后分析教育哲学研究的新视野[J]. 宁波,王媛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英国分析教育哲学的发展与走向[J]. 李贤智,杨汉麟. 外国教育研究. 2008(10)
[7]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J]. 石中英. 比较教育研究. 2002(06)
[8]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前瞻[J]. 石中英. 比较教育研究. 2001(11)
[9]分析教育哲学的兴起和面临的困境[J]. 李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 (04)
本文编号:353696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3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绪言
二、华人世界的引介
(一) 台湾地区
(二) 中国大陆
三、分析前期的成果
(一) 教育理论、实践的相关讨论
1. 教育学之理论基础
2. 赫斯特与奥康纳对教育理论性质之辩
3.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
(二) 建构精确的教育哲学
1. 心理学与教学
2. 伦理学与德育
(三) 理性的教育或教学理论
1. 教育目的:自主性
2. 教育内容:博雅教育
3. 教育方法
四、批判与后期反思
(一) 教育分析本身之反思
1. 亚里士多德实践取向之反思
2. 政治哲学与教育概念之深化
3. 席格坚持理性之传统
(二) 教育分析哲学外之挑战
1. 亚里士多德概念之深化
2. 欧陆思潮之复苏
五、结语:华人的借镜与挑战
(一) 分析的教育哲学确实深入讨论诸了多教育议题
(二) 以分析为基础, 超越分析
(三) 教育哲学扮演学科整合与反思教育研究之功能
(四) 捍卫及反思理性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哲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范式之关系[J]. 简成熙. 教育学报. 2017(04)
[2]哲学之为教育——后期维特根斯坦论哲学与教育[J]. 张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理性与主体性的多元思考:从现代到后现代[J]. 简成熙. 求是学刊. 2013(06)
[4]分析教育哲学在中国[J]. 王海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5)
[5]英国后分析教育哲学研究的新视野[J]. 宁波,王媛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英国分析教育哲学的发展与走向[J]. 李贤智,杨汉麟. 外国教育研究. 2008(10)
[7]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J]. 石中英. 比较教育研究. 2002(06)
[8]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前瞻[J]. 石中英. 比较教育研究. 2001(11)
[9]分析教育哲学的兴起和面临的困境[J]. 李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 (04)
本文编号:3536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3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