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04:59
网络教育使优秀学习资源实现了高度共享,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者进行学习交流的方式,使学习者摆脱了学习时间的约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生活中完整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能够在移动中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成了人们的渴望。就网络学习现状分析,由于学习设备体积庞大使得无法满足移动学习者的要求,在这种前提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所谓移动学习实际上就是借助于无线互联技术和无线终端,实现Anywhere Learning的一种手段。就目前而言,由于移动通信网络带宽不够、稳定性差、通信费用高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屏幕小、内存不足、输入不方便等技术问题的限制,移动学习目前很难满足学习者系统学习的要求。 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观点:移动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效结合将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本论文拟设计一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共用平台(轻松课堂),使网络学习结合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更能满足移动学习者要求的学习模式,在平台的开发工程中利用DOM接口技术以及File类动态生成XML文档,实现了导航树的动态创建。同时,根据轻松课堂以及移动学习各要素的特点提出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一般过程,并利用相关工具,选《数据结构导论》的...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界面
学生界面图
;数组的播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3)
[2]WAP与移动教育初探[J]. 刘豫钧,鬲淑芳. 教育信息化. 2003(11)
[3]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J]. 陈美玲,柳栋,武健.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9)
[4]M-Learning让课堂随时在身边[J]. 刘豫钧,鬲淑芳. 信息技术教育. 2003(06)
[5]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叶成林.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5)
[6]网络课程设计之点滴思考[J]. 王琪. 中国远程教育. 2002(05)
[7]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 祝智庭. 电化教育研究. 2001(08)
[8]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J]. 余胜泉. 中国远程教育. 2001(02)
[9]移动远程教育初探[J]. 裘伟廷. 开放教育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543807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界面
学生界面图
;数组的播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3)
[2]WAP与移动教育初探[J]. 刘豫钧,鬲淑芳. 教育信息化. 2003(11)
[3]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J]. 陈美玲,柳栋,武健.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9)
[4]M-Learning让课堂随时在身边[J]. 刘豫钧,鬲淑芳. 信息技术教育. 2003(06)
[5]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叶成林.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5)
[6]网络课程设计之点滴思考[J]. 王琪. 中国远程教育. 2002(05)
[7]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 祝智庭. 电化教育研究. 2001(08)
[8]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J]. 余胜泉. 中国远程教育. 2001(02)
[9]移动远程教育初探[J]. 裘伟廷. 开放教育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543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4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