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将青年导向德性”:培根青年教育思想新探

发布时间:2021-12-22 17:54
  从16世纪末起,弗兰西斯·培根围绕"将青年导向德性"这一主题逐步阐发并不断丰富其青年教育思想。在发扬光大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培根运用官能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将青年的道德教育转化为理性、想象、意志、情感和欲望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互动过程,并把这一时期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学院开展的集体教育视为青年教育的理想模式。在具体论述青年道德教育问题时,培根分析和界定了青年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详细阐释了"将青年导向德性"的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系统梳理培根的青年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界重新认识培根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和贡献,深化理解西方教育史上的青年教育问题,而且对当前我国加强对青年心理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青年的道德教育也不乏借鉴价值。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4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哲学中的治疗型智慧[J]. 包利民.  中国社会科学. 1997(02)
[2]培根的所罗门宫及其教育思想[J]. 姜文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3)
[3]培根论科学和教育[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3)

硕士论文
[1]论培根的社会历史观[D]. 刘海英.上海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6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46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