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路
发布时间:2021-12-31 02:01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由西方主导,附带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其本质特征也呈现矛盾性。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引领与重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公民教育观、主导主体、理论基础和思潮版图,使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思想武器。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8,1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内涵
二、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在我国需要引领
三、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
(一) “主权平等”理念
(二) “对话协商”理念
(三) “合作共赢”理念
(四) “交流互鉴”理念
(五) “绿色发展”理念
四、需要认识和把握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本质特征的矛盾性
(一) 思潮主观着眼意识形态全球化, 客观促进全球理解
(二) 思潮的目的与效果存在着主客观不统一的悖论
(三) 思潮呈现局部主动, 整体被动的态势
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方式
(一) 引领思潮的公民资格观
(二) 引领思潮的公民教育观
(三) 引领思潮的主导主体
(四) 引领重构思潮的理论基础
(五) 引领重构中国引领下的思潮版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问题与新关切[J]. 蔡拓. 学术界. 2016(09)
[2]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 朱小蔓,冯秀军. 教育研究. 2006(12)
[3]从马克思的“世界公民”到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 朱志萍.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4]愚昧型贫困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及治理办法之考察研究[J]. 曾宪东. 社会科学家. 1988(06)
本文编号:3559414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8,1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内涵
二、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在我国需要引领
三、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
(一) “主权平等”理念
(二) “对话协商”理念
(三) “合作共赢”理念
(四) “交流互鉴”理念
(五) “绿色发展”理念
四、需要认识和把握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本质特征的矛盾性
(一) 思潮主观着眼意识形态全球化, 客观促进全球理解
(二) 思潮的目的与效果存在着主客观不统一的悖论
(三) 思潮呈现局部主动, 整体被动的态势
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方式
(一) 引领思潮的公民资格观
(二) 引领思潮的公民教育观
(三) 引领思潮的主导主体
(四) 引领重构思潮的理论基础
(五) 引领重构中国引领下的思潮版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问题与新关切[J]. 蔡拓. 学术界. 2016(09)
[2]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 朱小蔓,冯秀军. 教育研究. 2006(12)
[3]从马克思的“世界公民”到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 朱志萍.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4]愚昧型贫困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及治理办法之考察研究[J]. 曾宪东. 社会科学家. 1988(06)
本文编号:3559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5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