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发展现状和教育建议
发布时间:2021-12-31 07:33
幸福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包含了学生发展的重要内涵,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中国中小学生幸福感通用量表》对八个城市5029名中小学生进行测量,从心理幸福感、学习幸福感、健康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道德幸福感五大分量表科学、系统、全面地考察了中小学生幸福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总体发展水平良好,五个分量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道德幸福感、健康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学习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综合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班校干部差异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差异,表现为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的得分,女生的综合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城市学生综合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得分,担任班校干部的学生综合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校干部的学生得分,父母亲受教育水平高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低的学生得分。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水平的四条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8,(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数据的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发展的总体状况
3.2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3.3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3.4 是否担任班校干部对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影响
3.5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
4 讨论
4.1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特点
4.2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4.3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学校和家庭影响因素差异
5 教育建议
5.1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中情绪调节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教育
5.2 小学生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初中生注重心理问题解决
5.3 坚持班校干部轮换制, 践行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
5.4 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父母对学校事务的参与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一代人更幸福?——年龄、时期和队列分析视角下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变迁[J]. 李婷. 人口与经济. 2018(01)
[2]学生的幸福感——来自PISA2015的测评结果及启示[J]. 李新. 世界教育信息. 2017(15)
[3]构建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教育观——兼论幸福教育基本标准[J]. 孟万金.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1)
[4]从GDP到GNH:不丹发展模式研究[J]. 宗喀·漾正冈布,拉毛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J]. 黄婷婷,刘莉倩,王大华,张文海. 心理学报. 2016(09)
[6]初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实现幸福感的关系[J]. 周海龙,王明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7]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近年来“Well-Being”理论研究述评[J]. 孔企平,姚佩英. 全球教育展望. 2013(11)
[8]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焦虑情绪调查[J]. 侯瑞鹤,文书锋,俞国良,樊召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06)
[9]高低幸福感人群的负情绪特点:生理和表情的依据[J]. 唐淦琦,黄敏儿. 心理学报. 2012(08)
[10]让幸福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南阳市城区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 王宏.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硕士论文
[1]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校幸福感现状与对策研究[D]. 于辉.鲁东大学 2018
[2]湖南省946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D]. 易嫦娥.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两地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现状调查[D]. 胡晨.河北师范大学 2007
[4]城乡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 王晓丹.四川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9871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8,(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数据的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发展的总体状况
3.2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3.3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3.4 是否担任班校干部对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影响
3.5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
4 讨论
4.1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特点
4.2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4.3 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学校和家庭影响因素差异
5 教育建议
5.1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中情绪调节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教育
5.2 小学生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初中生注重心理问题解决
5.3 坚持班校干部轮换制, 践行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
5.4 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父母对学校事务的参与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一代人更幸福?——年龄、时期和队列分析视角下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变迁[J]. 李婷. 人口与经济. 2018(01)
[2]学生的幸福感——来自PISA2015的测评结果及启示[J]. 李新. 世界教育信息. 2017(15)
[3]构建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教育观——兼论幸福教育基本标准[J]. 孟万金.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1)
[4]从GDP到GNH:不丹发展模式研究[J]. 宗喀·漾正冈布,拉毛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J]. 黄婷婷,刘莉倩,王大华,张文海. 心理学报. 2016(09)
[6]初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实现幸福感的关系[J]. 周海龙,王明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7]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近年来“Well-Being”理论研究述评[J]. 孔企平,姚佩英. 全球教育展望. 2013(11)
[8]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焦虑情绪调查[J]. 侯瑞鹤,文书锋,俞国良,樊召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06)
[9]高低幸福感人群的负情绪特点:生理和表情的依据[J]. 唐淦琦,黄敏儿. 心理学报. 2012(08)
[10]让幸福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南阳市城区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 王宏.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硕士论文
[1]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校幸福感现状与对策研究[D]. 于辉.鲁东大学 2018
[2]湖南省946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D]. 易嫦娥.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两地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现状调查[D]. 胡晨.河北师范大学 2007
[4]城乡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 王晓丹.四川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9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5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