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和内疚的多重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1-13 07:51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内疚感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2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表明: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和内疚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文章来源】:心理学探新. 2018,3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2研究方法
区间不包含0,表明道德推脱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11;共情-内疚-亲社会行为这条间接效应路径标准化的95%置信区间为[0.132,0.179],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道德推脱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55。在该模型中,共情可以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所以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397,所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0.011+0.155)/(0.397+0.011+0.155)=29.48%。图2多重中介作用模型4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共情、内疚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共情、内疚和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共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β=0.397,p<0.001)。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已有研究发现,高共情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William和Janet(2014)的研究也发现,共情可以促进帮助分享、慈善捐款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此外,Baston提出的共情利他假设(EAH)也认为共情通过激发人类的利他动机来促进亲社会行为。与其说共情是一种情绪,不如说它是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Padilla-Walker&Christens-en,2011)。为进一步探讨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探讨了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这验证了研究假设1。共情不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道德推脱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共情对道德推脱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30,p<0.001),道德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境对共情的影响[J]. 陈武英,刘连启.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1)
[2]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J]. 钟毅平,杨子鹿,范伟. 心理学报. 2015(08)
[3]道德视野下的内疚[J].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4]共情的性别差异[J]. 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9)
[5]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 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2)
[6]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J]. 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冉光明,雷浩.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2)
[7]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杨继平,王兴超. 心理学报. 2012(08)
[8]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 杨继平,王兴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9]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研究[J]. 杨继平,王兴超,陆丽君,张力维.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4)
[10]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张凤凤,董毅,汪凯,詹志禹,谢伦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
硕士论文
[1]中学生共情、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的关系研究[D]. 谢真真.河北大学 2016
[2]初中生共情与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 王晓.河南大学 2014
[3]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毛静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86021
【文章来源】:心理学探新. 2018,3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2研究方法
区间不包含0,表明道德推脱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11;共情-内疚-亲社会行为这条间接效应路径标准化的95%置信区间为[0.132,0.179],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道德推脱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55。在该模型中,共情可以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所以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397,所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0.011+0.155)/(0.397+0.011+0.155)=29.48%。图2多重中介作用模型4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共情、内疚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共情、内疚和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共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β=0.397,p<0.001)。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已有研究发现,高共情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William和Janet(2014)的研究也发现,共情可以促进帮助分享、慈善捐款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此外,Baston提出的共情利他假设(EAH)也认为共情通过激发人类的利他动机来促进亲社会行为。与其说共情是一种情绪,不如说它是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Padilla-Walker&Christens-en,2011)。为进一步探讨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探讨了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这验证了研究假设1。共情不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道德推脱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共情对道德推脱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30,p<0.001),道德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境对共情的影响[J]. 陈武英,刘连启.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1)
[2]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J]. 钟毅平,杨子鹿,范伟. 心理学报. 2015(08)
[3]道德视野下的内疚[J].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4]共情的性别差异[J]. 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9)
[5]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 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2)
[6]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J]. 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冉光明,雷浩.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2)
[7]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杨继平,王兴超. 心理学报. 2012(08)
[8]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 杨继平,王兴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9]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研究[J]. 杨继平,王兴超,陆丽君,张力维.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4)
[10]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张凤凤,董毅,汪凯,詹志禹,谢伦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
硕士论文
[1]中学生共情、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的关系研究[D]. 谢真真.河北大学 2016
[2]初中生共情与道德推脱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 王晓.河南大学 2014
[3]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毛静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86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8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