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4 10:10
为考察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与内在作用机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选取369名青少年(高中生260名,大学生109名),分别在学生入学一月及一年后两次跟踪测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以及包括青少年对自我言语能力、数学能力、学校一般情况、体能、外貌、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实可信赖度、情绪稳定性和一般自我概念等因子的自我评价概念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一年后显著增强(F(1,366)=16.35,p<.01,ηp2=.04)。心理弹性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交叉滞后分析表明,自我概念总分及青少年对自身外貌、体能、与同性关系、与异性关系的评价等四个因子能够分别预测一年后的心理弹性。研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及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8,41(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弹性
2.2.2 自我概念
2.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的基本情况
3.2 心理弹性和自我概念的交叉滞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困扰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J]. 张红,巫程成,黄洗墨.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2]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J]. 崔玮嵛,薛艳,郑爱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3]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 王勤勤. 社会心理科学. 2013 (11)
[4]新兵新训应激后成长与自我接纳和心理弹性的关系[J]. 谢钧润,于永菊,彭李,陈珑,李嘉雯,李静,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19)
[5]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的影响[J]. 张建人,秦启文. 心理科学. 2013(04)
[6]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 凌辉,张建人,黄续,熊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5)
[8]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9]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10]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 于肖楠,张建新. 心理科学. 2007(05)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 席居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中生心理韧性现状及干预研究[D]. 吕琴.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影响[D]. 黄玫.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大学生心理弹性、自我概念、羞耻感的关系及其内隐研究[D]. 尤鹏程.闽南师范大学 2014
[4]大学生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王楠.河北师范大学 2011
[5]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D]. 张绮琳.广州大学 2011
[6]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 郭部洲.信阳师范学院 2011
[7]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调查及对自信心关系研究[D]. 陈丽娟.南昌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8316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8,41(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弹性
2.2.2 自我概念
2.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的基本情况
3.2 心理弹性和自我概念的交叉滞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困扰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J]. 张红,巫程成,黄洗墨.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2]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J]. 崔玮嵛,薛艳,郑爱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3]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 王勤勤. 社会心理科学. 2013 (11)
[4]新兵新训应激后成长与自我接纳和心理弹性的关系[J]. 谢钧润,于永菊,彭李,陈珑,李嘉雯,李静,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19)
[5]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的影响[J]. 张建人,秦启文. 心理科学. 2013(04)
[6]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 凌辉,张建人,黄续,熊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5)
[8]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5)
[9]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10]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 于肖楠,张建新. 心理科学. 2007(05)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 席居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中生心理韧性现状及干预研究[D]. 吕琴.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影响[D]. 黄玫.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大学生心理弹性、自我概念、羞耻感的关系及其内隐研究[D]. 尤鹏程.闽南师范大学 2014
[4]大学生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王楠.河北师范大学 2011
[5]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D]. 张绮琳.广州大学 2011
[6]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 郭部洲.信阳师范学院 2011
[7]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调查及对自信心关系研究[D]. 陈丽娟.南昌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8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8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