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蕴底气、涵生气、接地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三转化”

发布时间:2022-01-24 00:54
  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和教材话语等话语形态,而社会转型与网络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的冲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缺乏底气、没有生气、不接地气。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实现政治话语向科学话语转化,以提高话语解释力增强话语底气;必须实现理论话语向现实话语转化,以增强话语生命力形成话语生气;必须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以提升话语感召力更接地气。 

【文章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2018,(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蕴底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话语向科学话语转化
    (一) 实现文件式表达的政治话语向体现实践检验的科学话语转化。
    (二) 实现命令式表达的政治话语向体现人文关怀的科学话语转化。
    (三) 实现宣传式表达的政治话语向体现学术理性的科学话语转化。
二、涵生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向现实话语转化
    (一) 实现固态化表达的理论话语向体现时代化的现实话语转化。
    (二) 实现抽象化表达的理论话语向体现生活化的现实话语转化。
    (三) 实现规范化表达的理论话语向体现大众化的现实话语转化。
三、接地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
    (一) 实现单向式表达的教材话语向体现平等互动的教学话语转化。
    (二) 实现学术化表达的教材话语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话语转化。
    (三) 实现模式化表达的教材话语向体现时代要求的教学话语转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J]. 王永友,史君,孟鹏斐.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1)
[2]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探析[J]. 毕红梅,付林溪.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5)
[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 许苏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4]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与主导[J]. 杨建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605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05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