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道德教育的空间思维——伦理空间视角下的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2-01-24 02:28
  伦理是人的普遍性的延展,具有空间性蕴含;伦理的空间性首先意味着伦理空间的结构化整体图示;伦理的空间性昭示组建完备的各层次伦理实体即现实伦理空间的各类地标;伦理实践即伦理的空间化过程,空间伦理表象即个体内心的道德地图。以此为基础,针对当前中国伦理重建的困境与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有效的德育目标要呈现结构化的整体伦理格局,将学校组建为示范性中介伦理实体,把道德地图作为学生道德成长表征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设想。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2018,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伦理空间性的基础阐释
    (一) 伦理是人的普遍性延展, 是空间性的
    (二) 空间性意味着结构化的整体图示
    (三) 伦理实体是伦理空间延展的关键节点
    (四) 伦理实践即伦理的空间化过程
二、伦理空间视角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整体伦理格局
三、伦理空间中的学校:示范性中介伦理实体
    (一) 同学师生是重要他人的伦理关系
    (二) 学生与学校是共生性从属伦理关系
四、伦理空间中学生的道德成长:道德地图的形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空间界说[J]. 龚长宇,晁乐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5)
[2]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理论形态[J]. 樊浩.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5)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 樊浩.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4)
[4]试论诸葛村民居的空间形态[J]. 陈星,钱镇祥.  南方建筑. 2004(03)



本文编号:3605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05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