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25 07:39
教师职业不仅具有外在服务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生命价值。关注教师生命既是教师研究的逻辑延伸,也是教育实践改革的内在需要。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教育研究者多用实证的方式研究教师,国内虽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生命,但对教育活动方式对教师生命的影响,教师生命与学生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尚未深涉或进行详细全面论述。本文在对国内外教师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依据“新基础教育”实验作为实践基础,对我国教育实践中教育活动方式对教师生命遮蔽的现象进行了透视,并对教师生命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对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教师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从教师行为研究、到教师认知加工研究、教师实践知识研究以及教师生态文化研究,西方教师研究越来越关注复杂和内隐的方面,但依然没有从生命的维度来探讨教师的发展以及职业价值,同时在方法论上还多属实证研究,缺乏对教师个体发展主动性的关注,以及在研究中变革和发展教师。 第二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内教师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教师行为研究、教师人格研究、教师角色和素质研究。有些研究受到了西方教师研究方法的影响,但也...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教师生命研究的缺失—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教师研究述评
第一节 教师效果研究
第二节 教师认知加工研究
第三节 教师实践知识研究
第四节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
第二章 教师生命研究的兴起与再探究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研究述评
第一节 教师行为、人格、角色和素质研究
第二节 教师生命研究
第三节 对教师生命的再探究
第三章 教师生命发展的主观条件—个体自我发展意识的唤醒
第一节 自我的迷失—传统教师生命的工具化
第二节 教师是研究者吗?—教师角色意识的重建
第三节 自我发展意识的唤醒—教师生命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教师生命发展的实现路径—在教育变革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和能力
第一节 对确定性和分析性的追求—教师生命发展的羁绊
第二节 转变中的困惑—教师二元对立思维的出现及对多种确定性的追求
第三节 深层变革对教师生命的影响—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第五章 教师生命发展的支持环境—重建教师学习的制度和文化
第一节 从教师研讨问题透视教师生命发展的文化环境
第二节 营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制度和文化的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兼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J]. 岳欣云.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6)
[2]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J]. 岳欣云.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4)
[3]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自我”回归[J]. 杜国民.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4(03)
[4]“捉虫”的心路旅程[J]. 宋林飞. 基础教育. 2004(05)
[5]一条越走越宽的教改之路——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结题报告[J]. 朱乃楣. 基础教育. 2004(05)
[6]波兰尼“意会知识”结构及其心理学基础[J]. 刘仲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校长今天应该怎样学习?[J]. 叶澜. 中小学管理. 2004(04)
[8]以听课培养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J]. 芦雪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3(04)
[9]“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 钟启泉. 教育发展研究. 2003(Z1)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张秀琴,杨柳青.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02)
博士论文
[1]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 杨明全.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08148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教师生命研究的缺失—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教师研究述评
第一节 教师效果研究
第二节 教师认知加工研究
第三节 教师实践知识研究
第四节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
第二章 教师生命研究的兴起与再探究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研究述评
第一节 教师行为、人格、角色和素质研究
第二节 教师生命研究
第三节 对教师生命的再探究
第三章 教师生命发展的主观条件—个体自我发展意识的唤醒
第一节 自我的迷失—传统教师生命的工具化
第二节 教师是研究者吗?—教师角色意识的重建
第三节 自我发展意识的唤醒—教师生命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教师生命发展的实现路径—在教育变革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和能力
第一节 对确定性和分析性的追求—教师生命发展的羁绊
第二节 转变中的困惑—教师二元对立思维的出现及对多种确定性的追求
第三节 深层变革对教师生命的影响—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第五章 教师生命发展的支持环境—重建教师学习的制度和文化
第一节 从教师研讨问题透视教师生命发展的文化环境
第二节 营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制度和文化的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兼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J]. 岳欣云.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6)
[2]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J]. 岳欣云.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4)
[3]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自我”回归[J]. 杜国民.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4(03)
[4]“捉虫”的心路旅程[J]. 宋林飞. 基础教育. 2004(05)
[5]一条越走越宽的教改之路——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结题报告[J]. 朱乃楣. 基础教育. 2004(05)
[6]波兰尼“意会知识”结构及其心理学基础[J]. 刘仲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校长今天应该怎样学习?[J]. 叶澜. 中小学管理. 2004(04)
[8]以听课培养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J]. 芦雪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3(04)
[9]“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 钟启泉. 教育发展研究. 2003(Z1)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张秀琴,杨柳青.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02)
博士论文
[1]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 杨明全.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08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0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