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教材开发的思考——基于北京经验
发布时间:2022-08-10 11:50
地方教材是地方课程的关键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地方课程的育人效果。然而对其开发、应用和管理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教材开发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北京地方教材为例,概括了其类型、特色及存在的不足,并简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原则、策略和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提升地方教材开发水平的建议。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从地方课程到地方教材
二、北京地方教材状况
1. 数量及类型
2. 特色和长处
3. 问题和不足
三、对提升地方教材建设水平的思考和建议
1. 把握开发原则
2. 讲究开发策略
3. 完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教材编写逻辑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教材编写的教学逻辑体系[J]. 杜尚荣,李森.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0)
[2]引领新中国教材发展 编写新世纪主流教材——人教社60年教材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J]. 徐岩.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1)
[3]教材评价维度与标准[J]. 高凌飚. 教育发展研究. 2007(12)
[4]教科书编写与设计的课程理论基础分析[J]. 刘旭东. 基础教育课程. 2006(12)
[5]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 杨启亮. 课程.教材.教法. 2002(12)
本文编号:367358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从地方课程到地方教材
二、北京地方教材状况
1. 数量及类型
2. 特色和长处
3. 问题和不足
三、对提升地方教材建设水平的思考和建议
1. 把握开发原则
2. 讲究开发策略
3. 完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教材编写逻辑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教材编写的教学逻辑体系[J]. 杜尚荣,李森.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0)
[2]引领新中国教材发展 编写新世纪主流教材——人教社60年教材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J]. 徐岩.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1)
[3]教材评价维度与标准[J]. 高凌飚. 教育发展研究. 2007(12)
[4]教科书编写与设计的课程理论基础分析[J]. 刘旭东. 基础教育课程. 2006(12)
[5]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 杨启亮. 课程.教材.教法. 2002(12)
本文编号:3673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7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