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以使脱贫成为可能?——基于家庭贫困陷阱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8 00:23
通过发展教育实现脱贫是治本之计。本文作者从家庭教育与贫困陷阱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代际交叠模型,从家庭代际传递的角度分析教育投资与脱贫的关系。对于家庭而言,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其陷入贫困陷阱,而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引致较高的收入,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了可能。为此,作者建议支持和提高贫困家庭增收能力、鼓励贫困家庭进行教育投资,通过教育的方式稳步持续且高质量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教育脱贫何以成为“五个一批”之一
二、文献综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与教育脱贫
三、理论模型:教育投资与脱离贫困陷阱
四、实证检验:贫困家庭的教育与脱贫情况
1. 数据基本特征与描述
2. 处于贫困陷阱中的家庭教育情况
3. 走出贫困陷阱的家庭教育情况
五、结论与建议
1. 针对贫困家庭制定和实施专项发展规划并给予倾斜性政策
2. 为贫困家庭中可就业、愿意就业的人员提供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经济收益
3. 结合建档立卡建立贫困家庭就业信息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学习习近平教育扶贫相关论述的体会[J]. 杜栋. 党的文献. 2018(02)
[2]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创新及实践研究[J]. 张琦,史志乐.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4)
[3]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 郭晓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3)
[4]员工下岗、家庭资源与子女教育[J]. 赵颖. 经济研究. 2016(05)
[5]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 吴愈晓.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3)
本文编号:371316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教育脱贫何以成为“五个一批”之一
二、文献综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与教育脱贫
三、理论模型:教育投资与脱离贫困陷阱
四、实证检验:贫困家庭的教育与脱贫情况
1. 数据基本特征与描述
2. 处于贫困陷阱中的家庭教育情况
3. 走出贫困陷阱的家庭教育情况
五、结论与建议
1. 针对贫困家庭制定和实施专项发展规划并给予倾斜性政策
2. 为贫困家庭中可就业、愿意就业的人员提供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经济收益
3. 结合建档立卡建立贫困家庭就业信息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学习习近平教育扶贫相关论述的体会[J]. 杜栋. 党的文献. 2018(02)
[2]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创新及实践研究[J]. 张琦,史志乐.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4)
[3]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 郭晓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3)
[4]员工下岗、家庭资源与子女教育[J]. 赵颖. 经济研究. 2016(05)
[5]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 吴愈晓.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3)
本文编号:3713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71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