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9:12
本文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千百年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研究也非常的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其“兴观群怨”的诗教角度来研究其教育思想的研究却人数不多,著述甚少。而我却认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认真研究其教育思想,挖掘其教育元素,相信会有很多值得现在教育借鉴的地方,对现代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本文旨在吸收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体会思考,尝试做一些探索,希望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一点小小的进展。过去学习孔子的诗教思想都是从其文学价值的角度出发。在学习了教育学后,系统的学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其“兴观群怨”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着从教育的视角去了解其“兴观群怨”思想。于是便查阅大量资料,希冀从众得到些有意义的启发。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孔子的诗教观。首先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将孔子的“兴观群怨”思想加以系统提炼和总结,拓展和充实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研究的内涵,充分挖掘其教育元素,在历史(孔子的“兴观群怨”教育思想)与现实(当代教育发展)之间寻求到若干的新的契合点,通过转换完成历史对接,以求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体会其中的教育影响,理解其现代教育意义,发掘和实现孔子教育思想现代价值,让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重放异彩。
【关键词】:孔子 诗教 兴观群怨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一、绪论9-15
- (一) 选题缘由9
- (二) 研究意义9-10
- 1、理论意义10
- 2、实践意义10
- (三) 研究方法10
- (四) 相关文献综述10-15
- 1、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相关研究10-13
- 2、研究评述13-15
- 二、孔子“兴观群怨”论的人文内涵15-18
- (一) “兴观群怨”诗教观中“兴”的人文内涵15
- (二) “兴观群怨”诗教观中“观”的人文内涵15-16
- (三) “兴观群怨”诗教观中“群”的人文内涵16
- (四) “兴观群怨”诗教观中“怨”的人文内涵16-18
- 三、孔子的“兴观群怨”论在教育中的具体内涵18-26
- (一) 教之“兴”18-20
- 1、教育意向性的内涵18
- 2、如何唤起个体教育意向性18-20
- (二) 教之“观”20-23
- 1、观察的内涵20-21
- 2、教之“观”——在观察中体验21-23
- (三) 教之“群”23-25
- 1、个体社会化的内涵23
- 2、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23-25
- (四) 教之“怨”25-26
- 1、《诗经》中的“怨”25
- 2、现代教育中的“怨”25-26
- 四、打造“兴观群怨”诗教课堂26-29
- (一) “兴观群怨”诗教观的教学过程解读26
- (二) “兴观群怨”诗教课堂的实际运用26-29
- 1、兴:初读《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26-27
- 2、观:品读《桃花源记》,了解文章27
- 3、群:分析文章,小组讨论问题27-28
- 4、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8-29
- 五、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29-35
- (一) 对学生发展的意义29-33
- 1、培养人文精神29-30
- 2. 提高审美情趣30-31
- 3. 了解生活现实31-33
- (二) 对教师发展的意义33
- (三) 对学校教育的意义33-34
- (四)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4-35
- 结语35-37
- 参考文献37-39
- 附录39-40
- 致谢40-41
- 附件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力;;孔子“兴观群怨”说的意义与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胡红梅;段斌;;“兴”的文化溯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李满意;;孔子诗乐教化的优越性及其美育启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张崇琛;谈谈孔子的教学方法[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6期
5 阳欣;;论孔子诗教的情感特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安性栽;《诗经》之“比、兴”与春秋“赋诗、引诗”关系考察[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7 刘占峰;论社会认知中的意向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张小平;对“兴、观、群、怨”的重新检讨[J];江淮论坛;2001年04期
9 刘云兰;情感的激越,人格的完满──论“兴”的艺术教育功能[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王元民;;“卡塔西斯”与“兴观群怨”——亚里斯多德与孔子艺术作用观之比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9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