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研究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教育界对流动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例如在中国期刊网上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2010年关于流动儿童的文章有284篇,到2013年增加为324篇相关文章。对于那些随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来说,流动可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见识、更开阔的眼界,以及城市中更高的环境开放性都可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与农村学校相比较,城市学校在师资力量上和整体教学环境上都占有优势。从农村来到城市后进入城市学校进行学习,由于环境背景的改变,进入城市后的流动儿童,他们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思维发展有怎样的特点? 本研究分别在北京市的三所城市小学进行调查,整班选取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儿童共842名,以及河南某农村学校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儿童共235名。围绕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根据创造性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了创造性自我效能感量表、创造性思维测验、学校环境感知量表和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创新行为问卷系统的考察了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其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经过筛选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17份,其中城市儿童413名,流动儿童321名,农村儿童183名。 本文共包括三部分研究内容:研究一主要考察了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和学校环境对其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影响;研究二主要考察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特点以及与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三考察了自我效能感在学校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1.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高于农村儿童。 2.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四年级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流动儿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在四年级到五年级有下降趋势。 3.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创造力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儿童。 4.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5.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6.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在学校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影响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 创造力 感知到的学校环境 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创新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17
- 1.1 文献综述9-17
- 1.1.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9-13
- 1.1.1.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定义9-10
- 1.1.1.2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0-11
- 1.1.1.3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法11-13
- 1.1.2 创造力13-15
- 1.1.2.1 创造力的概念13-14
- 1.1.2.2 创造力的理论14-15
- 1.1.3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15-17
- 1.1.3.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起源15-16
- 1.1.3.2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创造性思维关系16
- 1.1.3.3 学校环境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16-17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17-19
- 2.1 问题提出17-18
- 2.1.1 主要研究问题17-18
- 2.1.2 研究思路18
- 2.2 研究意义18-19
- 2.2.1 理论意义18
- 2.2.2 实际意义18-19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19-40
- 3.1 研究一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特点19-27
- 3.1.1 研究目的19
- 3.1.2 研究假设19
- 3.1.3 研究方法19-21
- 3.1.3.1 被试19-20
- 3.1.3.2 研究工具20-21
- 3.1.3.3 施测程序21
- 3.1.3.4 统计方法21
- 3.1.4 结果与分析21-25
- 3.1.4.1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特点21-23
- 3.1.4.2 感知到的学校环境和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影响23-25
- 3.1.4.2.1 学校环境与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23-24
- 3.1.4.2.2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学校环境因素的回归分析24-25
- 3.1.5 讨论25-27
- 3.1.5.1 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25-26
- 3.1.5.2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的差异26-27
- 3.1.5.3 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影响27
- 3.2 研究二流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27-34
- 3.2.1 研究目的27
- 3.2.2 研究假设27-28
- 3.2.3 研究方法28
- 3.2.3.1 被试28
- 3.2.3.2 研究工具28
- 3.2.3.3 施测程序28
- 3.2.3.4 统计方法28
- 3.2.4 结果与分析28-33
- 3.2.4.1 流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28-32
- 3.2.4.2 流动儿童创造性思维和其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关系32-33
- 3.2.5 讨论33-34
- 3.2.5.1 流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情况33-34
- 3.2.5.2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创造性思维的预测作用34
- 3.3 研究三学校环境因素、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以及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34-40
- 3.3.1 研究目的34
- 3.3.2 研究假设34
- 3.3.3 研究方法34-35
- 3.3.3.1 被试34-35
- 3.3.3.2 研究工具35
- 3.3.3.3 施测程序35
- 3.3.3.4 统计方法35
- 3.3.4 结果与分析35-39
- 3.3.4.1 感知到的学校环境和流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关系35-37
- 3.3.4.2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学校环境(感知到的学校环境和教师支持创新行为)和创造性思维之间的潜变量路径关系分析37-39
- 3.3.5 讨论39-40
- 3.3.5.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在学校环境和创造性思维之间的中介作用39-40
- 第四部分 总讨论和建议40-44
- 4.1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40-42
- 4.1.1 流动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发展的年级和性别特点40-41
- 4.1.2 学校环境与流动儿童的创造性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41-42
- 4.2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流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意义42-43
- 4.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43-44
- 4.3.1 研究的创新43
- 4.3.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3-44
-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44-45
- 参考文献45-50
- 附录50-52
- 附录150
- 附录250
- 附录350-51
- 附录451
- 附录5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德;余嘉元;;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李金德;;创新、学业、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和创造性的潜变量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海艳;邵喜武;姜维复;;发散思维培养的理论依托及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胡卫平;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04期
5 童秀英,沃建中;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6 何金茶,查子秀,谢光庭;10岁和12岁儿童创造思考和创造倾向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7 胡卫平,林崇德,申继亮,Philip Adey;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8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还是针对特殊领域的?[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9 李海燕;胡卫平;申继亮;;学校环境对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10 张景焕;王亚男;初玉霞;徐希铮;;三种压力与创意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2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