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弱势儿童教育问题田野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弱势儿童教育问题田野调查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公共服务覆盖率逐步扩展,而作为社会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教育问题也得到了逐步的解决和提升。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了迅速普及,儿童入学率与上世纪相比已有较大改观。但是,受经济发展程度不均衡和农村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儿童教育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作为公共教育的边缘群体,弱势儿童一直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群体。陕西省神木县是西部有名的煤炭大县,煤炭经济的兴起使得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观,但正是由于煤炭经济的影响,催生了当地规模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同时也催生了受社会诟病的“买卖婚姻”,从而引起了当地农民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导致神木地区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加之父母患病儿童、特殊儿童等,构成了当地成分复杂、家庭背景不一的弱势儿童群体。这一弱势儿童群体由于遭受了较多的家庭挫折,其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心理状况都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区别。即便神木县实施了12年免费教育,当地弱势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本文基于民族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调研方式,就弱势儿童的教育问题在神木县南部七镇三乡开展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就当地弱势儿童的构成分类、产生背景、弱势儿童的教育现状和问题,以及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当地弱势儿童的教育水平和破解教育瓶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通过调研分析,本文认为弱势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受教育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和生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家庭变故影响、社会氛围影响、学校教育缺失影响、个人条件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共生理论、社会化理论和教育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弱势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弱势儿童教育帮扶体系,在确保家庭和学校充分沟通协作的基础上,督促家长更加关心儿童成长、学校更加重视弱势儿童的分类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弱势儿童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帮扶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弱势儿童成长中面临的各类教育问题;并通过政策扶持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城市住房、社会保障问题,促进弱势儿童的市民化;通过农业现代化吸引一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破解弱势儿童教育中的窘迫。
【关键词】:神木县 七镇三乡 弱势儿童 教育问题 共生理论 心理障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9-10
- 1.2 国内研究现状10-14
- 1.2.1 弱势儿童的概念界定10-11
- 1.2.2 弱势儿童的多学科研究11-13
- 1.2.3 简评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15-19
- 1.4.1 社会学理论15-17
- 1.4.2 教育学理论17-19
- 第2章 神木县南部山区弱势儿童教育状况调查19-33
- 2.1 田野调查点概况19-22
- 2.1.1 地域19-20
- 2.1.2 各乡镇概况20-22
- 2.2 七镇三乡农村教育与弱势儿童22-33
- 2.2.1 农村教育22-25
- 2.2.2 弱势儿童25-27
- 2.2.3 弱势儿童教育状况27-33
- 第3章 七镇三乡弱势儿童教育中的主要问题33-43
- 3.1 学习成绩不理想33-34
- 3.2 心理健康堪忧34-41
- 3.2.1 逆反34-35
- 3.2.2 抑郁35-37
- 3.2.3 自卑37-39
- 3.2.4 易怒39-40
- 3.2.5 焦虑40-41
- 3.3 人际关系能力不强41-43
- 第4章 七镇三乡弱势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43-63
- 4.1 学校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43-45
- 4.1.1 学校和教师对弱势儿童的学习关注度不高43-44
- 4.1.2 学校和教师针对弱势儿童心理教育缺失44-45
- 4.2 家庭教育缺失45-54
- 4.2.1 父母教育角色淡出46-50
- 4.2.2 父母或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偏低50-52
- 4.2.3 监护人没有充分履行监护责任52-54
- 4.3 社会环境影响54-56
- 4.3.1 社会对弱势儿童存在歧视54-55
- 4.3.2 传统意识导致弱势儿童父母负担过重55
- 4.3.3 “读书无用论”开始流行55-56
- 4.4 学校和家庭缺乏沟通56-58
- 4.5 社区帮扶不够深入58-59
- 4.6 弱势儿童自身原因59-60
- 4.7 经济发展的原因60-63
- 第5章 提升弱势儿童教育水平的建议63-73
- 5.1 提高家长对弱势儿童教育的自觉性64-66
- 5.1.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教育观64-65
- 5.1.2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65
- 5.1.3 明确监护人的责任65-66
- 5.2 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功能66-67
- 5.2.1 围绕课堂教学树立孩子的学习自信66-67
- 5.2.2 加强对弱势儿童的心理辅导67
- 5.3 建立学校、家庭双向教育沟通机制67-69
- 5.3.1 建立教育状况主动反馈机制68
- 5.3.2 建立教育障碍合作破解机制68-69
- 5.4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弱势儿童社会服务体系69-70
- 5.4.1 政府应当担负起弱势儿童的教育主导作用69-70
- 5.4.2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帮扶机制70
- 5.4.3 建立弱势儿童教育投入及评估机制70
- 5.5 加快新型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步伐70-73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73-75
- 6.1 研究结论73
- 6.2 研究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81
- 附录1 神木南部山区七镇三乡农村弱势儿童统计表81-88
- 附录2 农村弱势儿童教育调查问卷88-93
- 附录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访谈提纲93-95
- 附录4 部分访谈对象基本信息95-99
- 致谢99-10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娟;沈汪兵;刘国雄;袁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年16期
3 杨玉凤;;关注弱势儿童的发育行为和心理问题[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7期
4 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5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刘佩;;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的弱势儿童社会保护政策[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5期
7 游志麒;范翠英;周宗奎;赵冬梅;田媛;Yeh Hsueh;;儿童同伴尊重的发展及社交领导性的影响:三年追踪[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1期
8 彭小霞;;缺损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10 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弱势儿童教育问题田野调查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2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