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疗法对抑郁群体的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疗法对抑郁群体的干预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疗法具有视角积极向上、操作性强、效率较高、应用便捷等优势和特点。运用乐观、感恩、善意表达、品味生活等积极心理干预的手段对表现出抑郁情绪的学生进行临床干预,抑郁情绪明显好转,取得良好干预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抑郁群体 积极心理疗法
【基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般课题“积极心理疗法对抑郁症的干预效果研究”(18907060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48
【正文快照】: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抑郁患者在全球已达3.5亿名。在15-4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抑郁症已经成为患者群第二大疾病。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另外就是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并不了解,因而对治疗效果不是很有信心。长期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洪霞;;积极心理学对心理教学的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5期
4 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张金福;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余欣欣;郑雪;;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抉择与策略[J];学术论坛;2007年06期
7 郑洪冰;;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8 曹新美;刘翔平;蒋曦宁;王铮芳;;积极心理学中流畅感理论评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马彩霞;;立足积极心理学,积极转化后进生[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年08期
10 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鲁静;徐光兴;;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学校心理学模式的转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春雷;庄展模;;勇气的积极心理学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任俊;;积极心理学的现实意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10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北京市妇联副主席 周志军;积极心理学对妇联工作的正能量[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李立勋;积极心理学从“学分鸡肋”到业界焦点[N];北京商报;2012年
4 记者 王宁;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召开[N];健康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季晓莉;学点积极心理学, 掌握幸福“开瓶器”[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严明瑗;何谓积极心理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洪波;“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夏子章;在官兵心灵中播撒阳光[N];解放军报;2009年
10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李群;用积极心理学激活就业指导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童俊杰;试论积极心理学的潜在危机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煜;体育院校《积极心理学》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林潇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沈荦;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7 郭菊;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8 黄静茹;积极心理学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运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1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3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