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
【摘要】:微课程是信息时代职业教育重要学习资源。通过微课程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模板,以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一个知识点完成一节微课的设计,形成微课设计思路,明确微课的制作步骤和构建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建立微课程这一优质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探讨高职院校开展微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作者单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微课程 微学习 移动学习
【基金】: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年度重点课题(DZKY2014003)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微课程概述当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趋势,职业教育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使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引入微课必将开辟新的教学局面,同时,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引入也将成为当今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年04期
2 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10期
3 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4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5期
5 赵永红;;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02期
6 曾春妹;;试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高;宾敏;;基于小屏幕手持设备移动学习课程的分析与研究[J];大众科技;2010年05期
2 曾勇;;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王开宇;;远程教育环境下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22期
4 桑海翎;;论电大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5 潘正军;赵莲芬;;渐进式场景应用法进行微课实验教学设计——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06期
6 王丽丽;;基于M-learning的教学模式研究——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林鹏;;微课的概念辨析与意义探究[J];高教论坛;2014年06期
8 林长兴;;理工高校“1+X”微学分素质教育课程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9 景亚琴;王力;;初探微课程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张子锋;孔浩;;浅谈数据库微课程建设[J];电子制作;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行国;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曾健;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蒋云平;面向iPad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冯长丽;基于WEB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柏忠贤;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盛东方;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王玉秀;基于知识建构的手机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莹;移动PBL在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钟文翔;基于顾客价值的移动学习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5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6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7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徐颖丽;;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9 李俊;;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科技视界;2013年24期
10 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珍;学校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和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2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孙小红;教师:不可忽视的课程设计主体[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4 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5 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6 梁振球;陈雅;;课程设计中师生互动评价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10期
7 曹毅;汪选要;;从课程设计谈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9 ;课程设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材的重要教学环节[J];教育研究通讯;1982年01期
10 盛永全;;大学生户外生存急救课程设计[J];学园;201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谢少军;周波;刘建业;赵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嵘;康其桔;侯晓霞;项文波;钱玉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宇婷;张小亮;黄宇;;机械课程设计的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利明;池田辉政;鸟居朋子;沈晶晶;;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之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王蕾;郑晓珂;;中医学院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与规划[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文集[C];2005年
7 谭会辛;周立华;李华基;;运用CAI技术 提高专业课程设计水平[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蒋业文;胡学骏;;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向晓;;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定位研究[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徐莎 汪莹;课程设计如琢玉[N];解放军报;2012年
4 曹传鹏;以“刘冯故居”为主题的探究型课程设计及管理[N];钦州日报;2012年
5 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 崔彦梅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理智;应尽量避免校本教研的种种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曹林;掐尖战“掐”出大学的浅薄[N];贵州政协报;2012年
7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何立新;从教案修改看理念有效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孙珏;浙大社IT教材突出六大特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JUDITH SCOTT-CLAYTON 编译 严珂;选项太多的黑暗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艳霞;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耀;20世纪中期美国学科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张晶晶;《学会创新》电子书包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佳盈;性别文化视域下小学课程设计跨文化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焦健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朱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梅;差异教育的课程设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3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33662.html